天涯书库 - 经典小说 - 八分熟在线阅读 - 八分熟 第21节

八分熟 第21节

    她问出了一个极易被忽视的问题,也是最需要面对不能逃避的问题。

    思考片晌,梁渠轻轻放下手上的杯子,回答:“不幸只是暂时的。”

    和建管委工作人员的口径一致。对暂时的不幸置之不理,投放一条长线,线的彼端是一钩香饵,诱人去咬。咬下去就会有光明美好的未来,只要……

    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唐秋水叹了口气:“只要忍耐一下就好了是吗?可这对我们公平吗?”

    公平,一个太宏大太理想化的词,它是各大法学史学政治学著作中奥义极深的铅字,它无法仅用只言片语来定义,它需要穷尽一生去追寻和探索。

    时间忽而淌得很慢,周遭的人声,锅气,日光,统统变得模糊了起来。只有梁渠一个人的声线通透而清晰,他说:“公平正义,需要牺牲。”

    八个字,令难解的愁绪冲破樊笼,万道霞光破云而出。

    唐秋水没再问“为?s?什么牺牲的是我”这种蠢问题。因为她明白,牺牲的不仅仅是她,也不仅仅是新北花苑这个小区的居民。全国上下,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每一条通畅平坦的大道后面,都有人在牺牲。

    这是个随机事件,不知道下一个牺牲的是谁。可又是个必然事件,下一个牺牲的可能是你我。是每一个个体的牺牲,成就了这么一座城,和这么一个国家。

    想明白这一点后,孰是孰非变得不再重要,唐秋水现在就只想弄清楚一件事。

    她张开手贴在半边嘴角,往梁渠的方向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问:“那您悄悄告诉我,这个工程到底是不是国家秘密?”

    看着女生一眨不眨的黑亮双眸,梁渠眉梢略扬,呵笑出声:“我怎么会知道?”

    【小剧场1】之苦尽甘来

    一个月后,421工程终于竣工,长长的双江路焕然一新。唐秋水踩在上面,仰天呼吸了一大口空气,嗅了一整个肺腔的泊油味道——

    啊!这公平正义的味道,真的好上头!

    【小剧场2】之泰极否来

    某天晚上,梁渠住的小区外面也开始突突突地钻。

    翌日,梁大律师顶着俩黑眼圈来了律所。他把助理喊到办公室,气势汹汹道:“准备写起诉状,立刻马上。”

    唐秋水:“?告谁啊?”

    梁渠:“施工队,建管委,街道办,区生态环境局……不管,能告的都告了,还有没有王法了一天天的……”

    哐当一声——

    呀,谁的招牌被砸了?

    第28章 手工粽

    端午,唐秋水待在崇城没回家。因为假期的最后一天,她要去h大研究生院参加一个律协组织的培训讲座。

    一开始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报名的,结果到了培训教室之后,看到投影仪的ppt首页写着“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这几个大字,唐秋水立刻就萎了。

    早知道培训课题是这个,她就不来了。这方面的东西她还用得着接受培训吗,她就是专门做这个的啊。说句不谦虚的话,这个课题的主讲人,她上她也行。

    兴致寥寥,唐秋水选了个靠后一点的位置坐了下来。

    主讲人很快进了教室,唐秋水只在他入场的时候匆匆瞥了他一眼。

    年纪不大,应该三十来岁,也可能还不到。穿了一件黑色的修身衬衫,两边袖口卷到小臂的位置,衣服的颜色把他衬得很白,配上薄薄的金框镜片,唐秋水几乎一下子就能把他代进但书的小说男主——

    黑白通吃的斯文败类型。

    当然这样的想法只在脑中一掠而过,唐秋水始终秉持“二次元是二次元,三次元是三次元,后者不可染指前者,前者永不塌房”的信念不动摇。

    没说几句开场白,培训就开始了。

    这个主讲人的口才还不错,节奏把控得很好,审查的关键点也提炼得很到位,还能间或玩个梗活跃气氛。可惜,底下的听众并不买账,一个个都在埋头做自己的事情。

    可以理解。因为虽同为对抗性案件,但行政诉讼确实没有刑事辩护和民商事法律实务有意思,没有谁愿意一直听人念执法条例、管理条例、绿化条例这些干巴巴的东西。

    唐秋水也不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变得越来越不专心,趴在桌上百无聊赖地刷着手机,默默倒数讲座结束的时间。

    身体虽在教室,心早已在窗外的蓝天白云里展翼了。

    正昏昏欲睡时,“法盲俏佳人”的群里跳出来一条时简的消息。

    因为端午放假,时简和江荔枝各回各家,各自忙着会亲见友,群里已经两三天没人说话了。

    时简突然发的这条消息看着神秘兮兮的:家人们,我要发笔小财。

    唐秋水秒回:什么财?

    时简:呆逼。

    唐秋水:?

    这个女的动辄出口成脏,江荔枝忍她很久了:有些人能不能注意素质,不能的话跟我一起缩写行不行?

    素质人时简迅速撤回,发了个[冷汗]的表情:抱一丝,是代笔。

    其余二人还是扣问号。

    时简娓娓道来:有个村书记贪污,一审法院判了十年,一分检认为量刑畸轻,提了抗诉。这个案子很快要上崇城高院,辩护人那边坚持做无罪辩护,需要一份专家意见,我给h大的刑法教授代笔。

    这段话的信息量太大,此时此刻正坐在h大主教学楼里的唐秋水腾地一下坐直了,好像干这大事的人是她似的,心里切切实实地紧张起来。

    江荔枝艾特时简问:这种事怎么轮到你的啊?(没有瞧不起你的意思,单纯好奇)

    时简自己也觉得有些离谱,她区区一个普通一本本科生何德何能,不过这活儿还真就砸她头上了:一个辩论队学姐介绍的。秋水应该认识,就是咱院队前前前副队长。她后来不是保研h大了吗,这专家意见就是她导师出,老师让下面的研究生一起写。

    唐秋水搞不懂了:那学姐为啥不自己写,还外包给你干嘛?

    时简说:因为太赶了,要求一周之内写出来。她白天要去律所实习,晚上还要写课程论文,没时间写,她那些同门都没时间。

    唐秋水玩了个谐音梗:哦~所以找了你,时简的时间应该很多吧。

    江荔枝:……

    时简:……

    有点冷。

    时简又补充了一句,不知道是在安慰自己还是说服别人:哎呀没事的,我也就帮忙写个初稿,那教授肯定会改的啦,毕竟最后是署她的名,她肯定不会随便签字的。不说了,我现在就上知网down文献。

    她这话说完,群里重新安静了下来。

    唐秋水把手机倒放在一边,思考起时简说的这个贪污案来。想着想着,她发现,关于该罪,现今的她只能记起一些碎片式的知识点。因为脱离刑法课堂太久,因为没有接触过刑辩实务。

    曾经的刑法学生唐秋水一时有些茫然无绪。不过她很快搓了搓脸颊,将脑袋里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赶走,不再去想。

    讲座进行到一半,主讲人居然设计了互动的环节。他以一则真实的砍伐树木案为题,问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审查。

    底下的听众都超有默契地把头埋低。只有唐秋水低头的动作慢了半拍,还好死不死地往讲台看了下,成功和主讲人搜寻猎物的眼神会师。

    主动送上来的怎么可能给放跑了,男人眼底含笑,热情发出邀请:“那就请这位同学回答一下吧。”

    ……自作自受。逃是逃不掉了,唐秋水只能硬着头皮站起来。

    不过好在这题她会。上个月她第一次跟着梁渠去堰桥街道参加重大法审的会议,其中一个案子就是砍伐树木。所以她丝毫不慌,口齿清晰地将那日所学成果全部说了出来。

    主讲人大概没想到她能这么对答如流,甚至青出于蓝,脸上流过一丝惊异后又很快转为首肯:“你还挺懂的。”

    唐秋水脑子一抽,上下嘴唇轻松一碰,来了句:“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主讲人笑了下,不置一词。

    等落座后,唐秋水才反应过来,她刚刚那句话是不是欠妥当,有点在内涵他纸上谈兵的意思?

    抬头觑了眼讲台上的男人,他似乎一点没受影响,看着ppt继续往后讲。

    “算了,内涵就内涵吧,”唐秋水暗忖,“反正以后也不会再见了。”

    坐立难安地熬到了讲座结束,唐秋水迅速收拾好东西,跟着人群往外走。讲台那一小段距离,为了避免和主讲人眼神接触,她是连推带搡加速通过的。

    推开教学楼铁门,烈日,宽叶,树影,遮阳伞,橘子汽水……各种夏日元素被迎入眼眸。

    终于可以闲下心来好好观赏这座研究生院了,唐秋水的脚步变得欢悦无比。

    h大内的建筑多为暗红色,门窗呈拱状,每层走廊围有镂空的栏杆,颇有古色古香的韵味。图书馆门口有一块大草坪,草坪中央有两只猫正在嬉闹,一只三花,一只狸花。

    路边是三三两两出来觅食的女学生,个个打扮得青春靓丽,似梭游于花丛的粉蝶。唐秋水虽已毕业将近一年,但她混入其中,毫无违和感。

    她好喜欢这里。再往大了说,是她好喜欢校园。

    园内和园外中间似有一层结界,不论园外有多复杂,多不可理喻,园内的诗情良景始终不染。停伫其间,脑中会自动浮现出矗立的高塔,广场的白鸽,初出田地的棉……种种洁净柔活的联想。

    走近食堂,风起,一阵浓郁的箬叶香气直直往鼻下钻,浓郁到仿佛置身远山竹林,满目皆是翠拔的绿。

    随机找了个同学问了下,同学说是食堂阿姨做的粽子,每年端午都做,咸甜口都有。说着还给唐秋水指了指,说食堂和面包店都可以买到。

    唐秋水道了声谢,拐进了食堂后面的面包店。

    果然,架子最下面一层摆满了粽子,粽子上缠着颜色不尽相同的线,?s?用以区分不同的口味。深色的是咸口的,浅色的是甜口的。

    唐秋水先去收银台问了声:“请问这里可以刷支付宝吗?”

    因为有些学校是只能刷校园卡的,唐秋水的本科n大就是这样,校外人士要想在学校消费必须借本校学生的卡才可以。

    听到老板说“可以”,唐秋水这才转过身,弯下腰去挑选。

    本只想买两个回去当午饭的,结账的时候,忽然想到刚刚那个同学说“每年都做”。于是她又转过去拿了几个,咸甜参半,并让老板帮忙用印着h大logo和校徽的盒子装了起来。

    假期结束,第二天早,这盒粽子被放在了梁渠的办公桌上。

    等看到的时候,梁渠才明白过来,为什么他的助理在工位上和他打完招呼后,会露出那种要笑不笑的表情。

    就仿佛在……为一个人准备生日礼物。想保留惊喜,可又忍不住跑去寿星面前各种暗示:我正在为你准备惊喜哦,你给我狠狠期待叭!

    是封存和剪彩,两种看似抵牾,但其实并不冲突的情绪在作祟。

    梁渠弯了弯唇。打开包装盒,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张明黄色的便利贴,中心写着“端午安康”四个字。字迹清秀,下笔有力。

    视线往下,看见右下角拖出来一个小尾巴,很像合同正文里写不下的内容,以附件的形式加在了最后:

    「粽子口味详见该贴反面~」

    这个俏皮的波浪号让梁渠脸上的笑意加深。

    他遵照执行,把手上的便利贴翻了个面。反面写了五六行字,格式一样——

    左边是粽子线的颜色,右边是粽子的口味,中间以破折号相连,一对一映射。

    全部看完后,梁渠把便利贴原路放回,盒子重新装好放在一边。就像是拿一口软木塞把打开了的酒瓶重新盖紧,只要重复这个动作,后面每次开封都是第一次。

    中午的时候,唐秋水收到了两条老板发来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