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言情小说 - (综同人)当太后的这些年!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6

分卷阅读96

    杨太后挑眉,淡淡扫了一眼情绪貌似很激动的温体仁,故作不解的询问:“工匠的主要工作不是制造器械吗,怎么在温爱卿的口中倒成了役工了。”

“回太后娘娘,工部历来人数吃紧,自然管辖的工匠也……”

“行了,别瞎解释了。”杨太后不耐烦的打断温体仁,懒得再听他所说的冠冕堂堂的话语,略带讽刺的道:“哀家记得你是吏部尚书,而不是工部尚书啊,怎么吏部的事你一问三不知,反倒对工部的事这么了如指掌……莫非是打量工部尚书病了,想为哀家、皇帝分忧,兼任工部尚书不成!”

自泰昌五年开春,文采不错的内阁次辅兼工部尚书薛凤翔就病病歪歪,多次因病缺席朝会。杨太后想着薛凤翔也算一个乖觉的家伙,且工部有左右侍郎管着,所以倒没撤了薛凤翔的工部尚书一职。

杨太后今儿由此一说,完全是警告温体仁,让他不要捞过境,管好他该管的事就成。毕竟杨太后心里是认同徐光启的提议的,即使精通铸造火炮、锻造火器,就该专注于此,总不能跑去建水车、做水利工程吧。

杨太后揉揉眉心,淡淡的说道。“哀家觉得徐卿的提议很不错,皇帝你怎么看?”

本在一旁欣喜等着自家母后怼人的朱慈燐愣了愣,瞪圆了本就显得圆滚滚、黑亮亮的眼睛,有些呆萌的回答。

“朕觉得徐卿提议不错,这得给国库省多少的额外开支啊!”

此时杨太后正伸手准备端放在小几上的凉茶,一听这话,身子顿时一僵。是她的思维没达到朱慈燐的地步、还是咋的,明明说的是工匠并不并入神机营的问题,怎么就扯到了钱的问题…

杨太后扶额,却也只能顺着朱慈燐的话,含糊的点头:“既然皇帝也赞同徐爱卿的提议,那么就照徐卿说的,就从工部抽调一批精通铸造火炮、锻造火器的工匠,并入神机营,与西厂一起督造火炮、火器。”

这事决策后,其他次辅也接着畅所欲言,述各地州府上书之事。杨太后听完后,觉得很满意,一来内阁大臣们报备的事务与厂卫暗承上来的内容基本一致,二来,受小冰川时期的影响,灾难时有发生,但应对及时,就算出现饥荒的现象,也没造成时局动荡、激起民变……

——至于高迎祥所带领的那支农民起义军,高迎祥死后就呈现一盘散沙,根本就不足以虑,所以这才是杨太后基本上觉得满意的由头。

禀告完政事后,内阁成员们很快就告辞离开。他们走后,杨太后革令朱慈燐认真学习,最好将那一桌案的奏折批阅完,自己则顶着朱慈燐小皇帝哀怨的眼神,领着说话、嗯,还有点结巴的朱淑婒,去了储秀宫。

此时朱慈燐年龄还小,所以已经多年未选秀,且储秀宫里住的不是待选的秀女,而是被俘的两位鞑子公主,马喀塔和丽塔。

丽塔年龄还小,蒙古话以及满话都说得不太利索。而她的jiejie马喀塔呢,则已经开始学习汉语,见到雍容华贵的杨太后以及娇俏的昭仁公主到来后,甚至能用流利的汉语向两人问好。

“别那么多礼了。”杨太后摆摆手,笑眯眯的道:“哀家来此是为了告之两位公主,你们的父汗已经同意哀家和亲的提议,准备过几日就安排人将嫁妆送来。所以你们啊,就安心的紫禁城住下吧,毕竟这里以后也算你们的家。”

等杨太后说完,一旁会说几句蒙古话的宫娥赶紧将杨太后所说的话翻译成蒙古语,霹雳巴拉的说给了马喀塔和丽塔听。

丽塔懵懵懂懂,而已经懂事的马喀塔则满心苦涩。果然,他们如雄鹰一般伟大的父汗,宁愿他们‘和亲’大明,也不愿低头接他们回家。

想到模样俊秀好似女郎的大明皇帝,马喀塔微微垂下眼帘,那张带着淡淡高原红、形状好似圆饼子的脸上染上一抹红霞。

“我和meimei会听话的。”

这话说得……

朱淑婒挑眉,那张酷似杨令月的俏脸闪过一抹意味深长。“马喀塔和丽塔,如果觉得闷了,可以来找本宫玩!”

好吧,说朱淑婒是小结巴也不全对,至少今儿对着马喀塔和丽塔说话时,说词还是很连贯的,听不出结巴的味道。杨太后听到耳朵里,心中别提多安慰了!嗯,咱小闺女好好练习练习,应该能改正结巴的问题。

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乐极生悲,套在杨太后这儿也实用。这不,刚领着朱淑婒在两位鞑子公主面前刷了一下存在感,离开储秀宫、在路过御花园时,碰到正准备去找朱慈燐的戚嗣昌和徐仁(徐光启的孙子)时,不知怎么回事,面对戚嗣昌那张小小年龄就透着刚毅方正的小脸蛋,蓦然红了脸颊的朱淑婒,又开始变得成了小结巴!

杨太后再次无力扶额。

这死丫头,小小年龄就学人家思慕少年郎了。而且思慕就思慕吧,反正这年头不管男的女的、都比较早熟,但问题是再怎么思慕人家,你也不能变成小结巴,连吐字都不清晰吧。这样一来,哀家也不能违心说你这只是小毛病、不会影响以后夫妻和~谐啊!

只觉得自己脑门突突开始疼的杨太后,让戚嗣昌和徐仁跟着自己回了乾清宫,然后认命的接过批改奏折的工作,无语的目送朱慈燐领着两个伴读,外加小结巴jiejie飞快的遁离。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再怎么忙碌也无非是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繁琐的事。到了五月,皇太极不顾杨太后的婉言‘劝说’,还是派遣了一支充斥着探子的送嫁队伍,企图到达京师时、打听火器的讯息。

杨太后早就防着皇太极这一手,所以送嫁队伍一入关,途径延绥一带时不幸遇到流寇作乱,两位公主的嫁妆被抢了不说,所有送嫁人员全都横尸山野、找不到活口。

此不幸的消息传回京师后,已经从小狐狸逐渐从成了精的狐狸转变的杨太后装出义愤填膺的模样,严厉陕西巡抚孙传庭剿灭流寇、给后金一个‘交待’。

这事本就是孙传庭接秘旨做下的,自然心领神会明了杨太后的意思,大张旗鼓的带兵在延绥一带游山玩水一通后,孙传庭砍了几个当地的地痞流氓、意思意思的给了后金一个‘交待’!

枭雄本色的皇太极自然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想借着此事发难吧,杨太后毕竟有言再先,说最近闹匪不安定,送嫁一事就免了吧,大明内务府自然会为两位公主准备嫁妆的,而且事后,大明一方也是给了后金‘交待’的,别管这交待的水分有多大,但面子上是没有问题的。所以皇太极想发难,都找不到好的理由发难。

难道就这么算了……

恨得一张脸扭曲的皇太极搓了搓牙花,决定礼尚往来,好好的支援支援孔有德,再让高丽出兵、sao扰一下辽东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