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南溪一中
第八十三章 南溪一中
清晨的南溪县,被一层淡淡的雾气笼罩着。 街道两旁的桂花正盛放,香气混着蒸腾的早餐味——豆浆、油条、糯米糕——在人群与车流间弥漫开来。 这是中秋节的早晨,街上比往日更热闹。 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在老街路口。 车门被推开,首先伸出一条修长的腿——肤色白皙,脚上是一双尖头黑色高跟鞋。 谢知夏下了车。她今天穿着一袭烟灰色衬衫裙,外搭长款风衣,腰间束着细带。风一吹,她长发微扬,墨色的发丝掠过脸颊, 她抬手轻轻理了理耳边的碎发,神情间透着几分疏离与精致。 高跟鞋在地砖上发出清脆的“嗒嗒”声。 苏晚跟着从另一边下车。 他看着知夏的背影。 “你发什么呆?” 车后,谢临夏关上车门。她穿着白色针织上衣和牛仔短裙,外搭浅蓝色防晒外套,脚上是一双白球鞋。 阳光照在她脸上,眼神里全是亮光。 她一手拎着包,一手环住苏晚的手臂,笑道:“走啦,别愣着。” 苏晚下意识避了避目光,轻声道:“jiejie你们俩明明同岁……可感觉就不像一个世界的人。” 谢临夏愣了愣,随即笑出声来:“那当然啦,知夏姐走的是‘御姐路线嘛。” “……”苏晚不知道怎么接,只好轻轻咳了下。 他们走上人行道,小摊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新鲜桂花糕!刚出炉的桂花糕!” “莲蓉月饼两块一个,纯手工!” “中秋柚子、石榴走一走看一看——” 人流穿梭的街口,因为谢知夏和谢临夏的出现,隐隐有一股静谧的气场蔓延开来。 行人不约而同回头,有人低声议论,有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苏晚有些不自在地挠了挠头:“他们看得太明显了……” “哎呀,看就看呗,”谢临夏随口道,“又不会少块rou。” 她说着东张西望,对街的奶茶铺、新开的书屋、拐角的老月饼店都让她忍不住多看两眼。 “这里变化好大啊,”她感叹,“以前这条街不是卖文具的小摊子吗?” “你是来怀旧的,还是来买东西的?”谢知夏淡淡地开口, “知道知道——”谢临夏连忙摆手,“我们是‘中秋采购小分队’,任务明确,目标清晰。” 苏晚忍不住笑出声,心底的那点拘谨也被这句话冲散。 南溪县的街道在中秋前一天愈发热闹。早市的喧闹声混着桂花香气与炊烟味,谢知夏、谢临夏和苏晚三人并肩走在人行道上,脚步在人群中穿梭。 他们此行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买菜,买月饼,为晚上的团圆饭做准备。 第一站是街角的**“陈氏饼铺”**。这家铺子在南溪县开了近四十年,是远近闻名的老字号。门口挂满了金灿灿的灯笼,橱窗里陈列着各种月饼:五仁、豆沙、莲蓉、蛋黄、芝士流心……香味扑面而来。 谢知夏神情淡然地一一看过去,修长的手指掀起玻璃柜盖,轻轻指向一盒包装精致的“金丝火腿月饼”。 “这个。”。 “那可贵啊。”苏晚忍不住插了一句。 “没关系,贵有贵的好处,并且这也不算贵”谢知夏淡淡地笑了笑,回头看他一眼。 买完月饼,他们又转去菜市场。 菜市场位于南溪县老城南边,铁皮顶棚下热气蒸腾,叫卖声此起彼伏,湿漉漉的地面反着光,。 苏晚原本以为谢知夏在这样的地方会显得格格不入,毕竟她身居高位,平时生活中应该不经常接触得到这些。 可事实出乎意料。 她一手拎着布袋,一边俯身挑选青菜。指尖沾着一点水珠,神情专注,动作却干净利落。 卖菜的婆婆热情地报价格,她只是淡淡点头,既不还价,也不拖泥带水。 苏晚怔了怔,忽然发现——自己对她的印象,似乎有些浅。 “苏晚,你太小看jiejie了。”谢临夏笑着走过来,提着两袋青菜和萝卜。 “她以前就这样,嘴上不说,心里比谁都细。你没看她挑鱼那眼神——比谈项目还认真。” “是吗?”苏晚忍俊不禁,偏过头去看。 果然,谢知夏此刻正蹲在鱼摊前,皱着眉观察水箱里一条条游动的草鱼。 她问了价,又看向弟弟meimei:“你们想吃什么鱼?草鱼?鲈鱼?还是黄骨?” “鲈鱼吧。”谢临夏抢先回答。 “嗯,也行。”苏晚笑着附和。 谢知夏点头,抬手指了指那条最活跃的,“这条。” 老板笑呵呵地捞鱼、称重、杀净。 等他们提着一堆新鲜的食材离开菜市场,太阳已经升高。街上人流渐多,摊贩吆喝声此起彼伏。 谢临夏与苏晚把东西一件件放进轿车的后备箱。青菜、鱼、虾、排骨、月饼……整整装了一箱。 “任务完成。”谢临夏拍了拍手。 谢知夏看了眼表,眉梢微挑,“现在时间还早。” 她转过身看向两人“要不要在县城里转一会儿?” “当然可以啊!”谢临夏第一时间附和,“好久没回来了,这里可是我们的青春记忆。” 她话音一落,似乎忽然想起什么,眼神亮了起来,“诶,知夏姐你还记不记得——南溪一中旁边那家‘阿明小馆’?他们家的牛rou面和酱香饼!以前一放学你就拉着我去吃。” 谢知夏愣了下:“记得。” “那还等什么!”谢临夏兴致勃勃,“走啊,早饭就去那里吃。” 街角的“阿明小馆”依旧在那条老路尽头。门头的红漆已经被岁月打磨得发白,旧木门在推开的瞬间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店铺不大,桌椅依旧是原来的旧式圆凳和木桌,墙角那台老电风扇还在吱吱转动。窗外,南溪一中的老校门就在那里——灰白的校碑被岁月磨去了棱角,围墙爬满青藤,风一吹,藤叶轻轻晃动。 谢临夏第一个走进去,环顾四周,笑着说:“天哪,居然还在啊,这地方我以为早拆了。” 她一边说,一边拉着谢知夏和苏晚坐在靠窗的位置。 谢知夏微微抬眸,看着窗外的老校区, 南溪一中的cao场、晚霞、广播声、粉笔灰……那些被时间冲淡的画面,一下子清晰得刺眼。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指尖触碰着桌面的旧划痕,低声道:“没想到,还能看到这地方。” 那老旧的校门口,一群学生正从拐角处跑过,笑声穿过街道,落进了她的心底。 那一刻,她忽然有种奇怪的错觉——仿佛那群穿校服的身影里,还能看到当年的自己与meimei。 就在这时,老板娘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牛rou面走过来。 “几位慢用——哎?”她的声音一顿,目光在谢知夏和谢临夏脸上定了两秒,忽然惊喜地睁大眼睛。 “哎呀,你们……是不是那对姐妹啊谢知夏、谢临夏?” 谢临夏愣了一下:“阿姨,您还记得我们啊?” “那当然记得!”老板娘笑得眼角全是皱纹,放下碗筷,“当年你们可出名了!南溪一中最漂亮的两个学生。那时候好多小伙子都跑来我这儿吃面,就为了碰碰运气,看能不能遇见你们俩呢。” 谢知夏失笑。 “阿姨还记得这么清楚啊。” “那当然,我还记得你们每次都点一碗牛rou面,加个荷包蛋。”老板娘感叹着“一晃都快七八年了吧?时间真快啊,你们现在都长这么大了。” “是啊。”谢知夏低声应着“时间真的好快。” 吃完“阿明饭馆”的面后,姐弟三人从狭长的店铺里走出来。街对面,南溪一中的大门就在那儿。 谢知夏停下脚步,她看着那熟悉的大门,神情不自觉柔了下来。 “谢知夏姐,是不是想进去看看?”苏晚问。 谢知夏转过头,目光掠过弟弟,轻轻点了点头。 “那就去看看吧,”谢临夏笑着说,好久都没来了。” 她率先走到校门前,隔着门缝往里看去——cao场上的塑胶跑道被晨光染得泛红,升旗台依旧矗立。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南溪一中校服的女孩从街角匆匆跑来,低着头,手里还拿着早餐和笔袋。她没注意到前方,一下撞上了谢知夏。 “哎——”谢临夏惊呼,但谢知夏已经下意识伸出手,稳稳地把女孩扶住。 “对不起,对不起!”女孩慌张地道歉,抬起头时,一张年轻稚嫩的脸映入眼帘。她怔了一下——眼前的女人高挑优雅,白衬衫、浅灰色长裙、细高跟,长发微卷,气质宁静却令人心悸地美。女孩的脸一下红了,慌慌张张地鞠了一躬,又小声说了句“对不起”,转身跑远。 谢知夏看着她的背影,轻轻笑了笑,那笑里有一丝怅然。 “真像啊。”她喃喃地说。 “像谁?”谢临夏偏头问。 “像我们啊。”谢知夏目光依旧落在那道背影上 南溪一中的铁门半掩着,门口的保安靠在藤制躺椅上,手里的报纸垂在胸口,午后的风轻轻吹动报纸的页角。 谢知夏、谢临夏和苏晚从外面走来,脚步放得很轻。 谢知夏侧头看了看那熟悉的红砖围墙,又看向保安亭,玻璃窗上还贴着几张旧的值班表。 “放假了啊。”谢临夏低声说,“怪不得没什么人。” 他们轻轻推开门,铁门与地面摩擦,发出一声轻微的“吱呀”。 校园里,铺满阳光的林荫道安静得出奇,树影摇曳,cao场边的旗杆上,国旗垂着,塑胶跑道的红线已被岁月磨浅。 三人沿着旧路慢慢走着。 谢知夏望着教学楼的方向,那条通往cao场的小径两侧的香樟树更高了,枝叶交错,光影斑驳。 “都没怎么变。”谢临夏感叹着,双手背在身后走着 “也变了。”谢知夏轻声说,“只是我们变了。” 苏晚看着她们,有些出神。 他们从cao场边走到教学楼前,石阶有些旧了,栏杆漆皮脱落,爬山虎沿着墙壁一直攀上二楼。 “我还记得这栋楼以前总停电。”谢临夏笑着说,“那时候晚上自习,楼道里黑得要命,你每次都不敢一个人去上厕所。” “那是因为你总在背后吓我。”谢知夏侧过脸,假装瞪她,眼神里却满是笑意。 就在这时,从教学楼里走出一个人。 那是个三十多岁的女教师,头发盘得整齐,怀里抱着一叠作业本。她原本低着头,直到看到前方那三人,脚步顿了一下。 “苏晚?”她微微皱眉,眼里闪过一丝惊讶。 苏晚一愣,随即认了出来:“刘老师?” 那女教师笑了笑:“你这小子,现在回来了?” 她说着,又把视线移向谢知夏与谢临夏——只是这一眼,她整个人微微一怔,眼底明显露出震惊的神色。 “这两位是……” 话音还没落,她又仔细打量了一遍,忽然惊讶地笑出声:“天哪,这不是谢知夏、谢临夏吗?!” 谢知夏微笑着,礼貌地点头:“刘老师,好久不见。” 谢临夏倒显得亲切许多,笑着说:“刘老师您一点没变啊。” “你们……我以为早就出国了,这么多年都没消息。”刘老师的声音带着回忆的感叹,她放下手中的作业本,“没想到还能在学校见到你们。” 谢临夏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呢,我们没出国,一直都在江汶那边工作。现在在繁州定居。” “繁州?”刘岚微微一怔“以你们俩的才华和能力,我还真以为你们已经出国深造了呢。” 谢知夏只是淡淡一笑,微微颔首。 刘岚望着他们,忽然有些动容。她轻叹一声,笑道:“走吧,别站在这晒太阳了。去办公室坐坐,我给你们泡茶。” —— 办公室在教学楼的二楼,窗外能看到整个cao场。几排旧木桌椅擦得干净整齐,书架上堆着厚厚的卷宗与资料。 刘岚熟练地打开热水壶,她取出三个陶杯,将guntang的水倒进去。淡淡的茉莉香气在空气里缓缓散开。 “你们三个啊,”刘岚笑着摇头,“真是让我骄傲的一届学生。你们姐妹俩,学习好、人又漂亮,苏晚呢,性子沉稳,我记得他后来好像也考进繁州大学,对吧?” 苏晚笑了笑,点头:“是的,刘老师。” “那你们三个现在又都在繁州团聚喽?”刘岚笑意更浓 谢临夏忽然眼神一转,似乎意识到什么:“刘老师,您刚刚说‘我们三个’……您后来成了苏晚的班主任?” 刘岚笑着拍了拍手掌:“对啊,后来几年我带了新的班级,苏晚正好分到我班里。我当时还想,这孩子的性子怎么这么像谁呢?原来真的是你们的弟弟。” 她笑着摇头,语气中满是感慨,“你们姐弟三个啊,真是有缘分。” 屋里一阵轻笑,气氛变得柔和起来。 他们聊起南溪一中的变化,刘岚提到校区搬迁、教学楼重修的事,也感叹现在的孩子比他们那一届少了几分耐心。 不一会,刘岚提议带他们在校园里转转。 —— 阳光从教学楼的缝隙间穿过,洒在走廊上,亮白一片。刘岚带着他们边走边聊,指着cao场尽头新建的实验楼,说那是前年才修好的。 谢临夏拽着苏晚,说要去后面的教学楼看看,那是她和jiejie当年最常上课的地方; 刘岚笑着摆手让他们去,自己则留在原地与谢知夏聊几句。 人渐渐散去,校园又恢复了静谧。 谢知夏站在走廊尽头,微风从窗外灌进来,她侧过脸,看着一面贴满奖状的墙,许多泛黄的纸张上还依稀能看见当年她的名字。 “真没想到你们还能回来。”刘岚的语气柔和了许多“那时候你总是那么安静,做什么都认真……后来听说你们家出了点事,我一直挺担心的。” 谢知夏笑了笑,语气淡淡:“谢谢刘老师,我们都挺好的。” 刘岚也点头,没有多问。 沉默了片刻,谢知夏忽然开口:“刘老师,现在学校还有校服吗?” “校服?”刘岚愣了下,有些惊讶,“当然有的,怎么了?” “我想要两套。”谢知夏看着走廊尽头那扇敞开的窗“以前的那两套不知道去哪里了……想要两套留作纪念。” 刘岚轻轻笑了:“你这孩子……毕业了还想着校服。” “是啊。”谢知夏轻声应,“毕竟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回不来了。” 刘岚看着她,终于什么也没说,只是转过身去办公室帮她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