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经典小说 - 偿予(1v1)在线阅读 - 第22章 后知后觉

第22章 后知后觉

    

第22章 后知后觉



    第22章   后知后觉

    周俊生揽着袁小海往家里走。因为路走得多了,他的腿隐隐作痛起来,说是揽着,其实是将少年当成拐杖。

    袁小海被他从小搂着抱着到大,渐渐到了他能揽着靠着的模样,自己看自己感觉还没那么深,看着一个孩子在自己面前从丁点大的婴儿变成了和成年人的架子,就不得不感叹光阴似箭了。

    他一路上回想着过去和未来,反思着,沉默着。

    袁小海也不发一语,好像知道他有心事,特意没有打扰他的思绪。

    他此刻觉得袁小海这样闷闷的性子倒也不是个坏事。

    他的人生过得也不怎么成功,又有什么资格对着少年大谈人生道理,要求少年像他那样肆意挥霍人生。

    心里的喟叹忍不住到了嘴边,他轻轻叹了口气,发出了一声无奈的“啧”声。

    此时路上就他两人,袁小海下意识认为周叔是觉得自己身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问:“怎么了周叔?”

    “没什么。”周俊生拣了个笑脸挂上,说道,“忘了给你发压岁钱,晚上叫奶奶来吃饭,到时候给你。”

    袁小海有些不好意思,客气推拒说:“不用了,周叔,我已经大了,不好再收压岁钱。”

    “你才多大?就是长得高了点,实际也才十三,还是孩子。”

    “我今年满十四。”

    “你是九月的吧,还早着呢。”

    “嗯。”

    “你说你长大了,是不是在说我老了?”

    “没有,周叔一点都不老。”

    “就是,我这是正当壮年……”

    ……

    语气渐渐轻松,找回了些春节该有的喜气。

    同样感慨着岁月匆匆的还有周家的老人,周俊生的父亲,周雪的爷爷。

    家里的人越来越少,他何尝没有在孤寡中叹息过。

    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家里热闹的时候嫌屋子挤。后来女儿一个接一个嫁了人,儿子又总往外面跑,不爱待在家里,所以最多的时候还是老两口在家里守着。

    两人在一起过了几十年的日子,要聊的话题都聊过了,他又不是个会活跃气氛的,有时一天也搭不上几句话。即便不说话,只要感受到另一人在家里,想说话时出个声,另一个人就能给出回复,这种日子过上几十年,哪有不习以为常的。

    而这种习惯在老伴过世后不得不被迫做出改变。

    相伴五十年的老伴走了,原本就不太热闹的家空了一大块,好在那时家里还有个孙子,还有个没名份有事实的媳妇,儿子也还没有摔伤腿,这个家虽然断了根柱子,到底还没散架。

    可再然后,儿子骑摩托车时出意外摔断了腿,没法律关系的孙子和媳妇离开了这个家,有法律关系的媳妇跟家里断了关系……

    这个春节家里就剩下他和儿子两个男人,一个丧偶,一个离异,哪里能喜气洋洋得了,他的脸色平时就是冷的,这年节当口的也晴不起来。

    大年初二女儿们结伴回娘家,他心里是说不出的高兴。

    年轻的时候端着大家长的架子,对儿女们除了教育和教训,几乎没有和孩子亲近的经验,年纪大了才慢慢体会到与儿孙间亲近的福气,尤其有了孙子之后,他的脸上才有了一点点慈祥的模样,再然后孙女来了,虽然不是在自己跟前长大,可孙女与儿子六成相似的模样,使得天然的亲情从苍老的心里溢出。

    年纪越大越在乎亲情,这话是真不假。可一辈子就这么过到了接近尾声,女儿们也都人到中年,回娘家的日子只有逢年过节。

    娘家的“娘”不在了,好歹还有他这个“爹”,所以这天女儿们一来,他早早地准备了鸡鸭,又去别的乡邻家中买了一只大猪蹄,亲自下厨,打算炖软了打火锅。

    周家的小女儿来得晚些,但也在午饭前赶到了。

    这天周家院子里十分热闹,四个女儿,三个女婿,还有两个外孙和一个外孙女,加上自己家里的儿子,这热闹的人气让周老爷子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了笑容。

    最大的外孙在外地工作,这次没来,来的几个都是上学的年纪,具体上几年级他却不太清楚。往日里觉得外孙和外孙女不和他姓,也都不太亲近。这回他为了表示亲近,特意问了孩子们一些学习上的事。大女儿生的是儿子,已经工作,二女儿的儿子上高中,三女儿的儿子和小女儿的女儿上初中。

    外孙和外孙女们都是青春期的孩子,大都不乐意和长辈待着,他们对外公的印象是严肃、不苟言笑、不好亲近的,怕说错话,不敢在外公面前太活跃,也不太敢与他亲近,问一句答一句,都没多的话题。

    周老爷子看出外孙和外孙女们的拘谨,给几个孩子发了压岁钱后,挥手让他们自己去玩,也不强拉着他们问长问短。

    他的老观念里,不是自己一个姓的孩子那都是别人家的,就连女儿嫁人了之后也是别人家的媳妇了,亲近做什么?

    本该阖家团聚的日子,女儿们带来了各自的家人,专程来看望他这个不太招人喜欢的老头,他再怎么冷硬的人也难免受到触动。

    受着传统的香火观念,他年轻时卯足了劲想生儿子,可一个又一个的女儿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为此他没少在心里生怨,更没少在言语上表示出不满。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满屋子的亲人围着他转,就算只有这逢年过节的短暂热闹,也都是老天赐给他的福气,他该知足。

    可又哪里是老天赐的,分明是老伴给的福气。

    他脾气暴躁,也就是老伴那样温和的性子能受得住他。

    想到逝去的老伴,铁了一辈子脸的周老爷子,竟然悲戚地有点要哭的意思。

    晚上吃饭的人有两大桌,大体就是男人们一桌,女人和小辈们一桌。袁家的奶奶因为是长辈,和男人们一起坐在了主桌。

    袁小海挺怕这种场面,一方面要想着应对长辈们的各种问题,一方面又不好意思放开肚皮吃,唯有默默地埋头扒饭,好让自己显得没什么存在感。

    上高中的外孙被拉到了男人那一桌,被几个成年男人轮番进行“教育”,袁小海觉得和那位比起来,自己还是轻松许多。

    同桌的两个初中生与袁小海年纪相仿,往年来的时候会一起说说话,可总归来往不多,不太熟悉,没有人主动开口的情况下,也就各吃各的了。

    主桌上的男人们聊得起劲,说着讨好的话,吹着没边的牛,不时引得满屋人发笑。

    袁小海匆匆塞了一碗饭后离了席,跟各位长辈礼貌地打了声招呼,自己去了院子。

    冬天的室外寒意很浓,不时有阵阵冷风吹来,袁小海宁可在寒风中哆嗦,也不想在人多的地方待着。

    虽然那些人大多对他没有恶意,没有在他面前议论过他,没有当面对他露出异样眼神,可他就是没法子自在得了。

    无形的网笼罩着他,给他的世界打造了一道厚厚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