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言情小说 - 富一代[穿书]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7

分卷阅读47

    落,宋明好就扑进了他怀里,还费劲的垫脚亲了亲他。

!!!

短暂的怔愣之后,姚祺年很快反扑,本能的箍紧怀里人,舌头也开始不老实的往里伸。

宋明好被他亲的喘不过气,很快就不行了,左躲右闪的推他:“在外面呢。”

现在才提醒他在外,刚才怎么不说?!

姚祺年还没亲够,撅起嘴,又凑上去狠亲了口,鼻息音都粗了起来:“臭小好,折磨我。”

说完,单手捂裤裆,默默出去开隔壁门。

宋明好在原地站了会儿,听见吱呀开门声时,忙跑出去,半掩嘴小声道:“我也喜欢你。”

姚祺年跟打了鸡血似的,嗖得回身扯过宋明好,不管不顾把人拽进他房里,插上插销。

“你刚说什么?”姚祺年提溜她衣裳领子,把人提溜到床上,人也跟着趟了上去。

宋明好转转眼珠:“你又不是聋子,能听不见?”

姚祺年立马就道:“你说什么?我听不见!”

说这话时,他还直掏耳朵,咕哝道:“坏事,聋了,真聋了...”

宋明好哭笑不得,伸手拽他耳朵,趴他耳边道:“我说,我也喜欢你。”

“哎呀,又听见了!”姚祺年一脸惊喜,嘴巴都快咧到了耳根:“宋小好,等新房收拾利落了,咱们就结婚吧。”

宋明好没矫情,也没犹豫:“我要给你做媳妇儿。”

怕被举报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两人静拥了片刻,姚祺年还是把她送回了隔壁房,叮嘱道:“插好门捎,害怕就敲墙,我能听见。”

宋明好嗯了声,满心感动。

一夜安眠,转天早,两人起早回乡,途径公社中学时,宋明好直接就去了学校,姚祺年则回了大圩村,打算开拖拉机把电视送到县城。

好巧不巧,拖拉机被姚祺田开去收粮了。

这会儿贡付姐正在家编麻袋,听姚祺年问他们近来情况,叹气道:“现在只是咱们村,就有三户人家收粮,这附近能收到粮的都收完了,你哥没办法,只能往远了跑,去别处继续收。”

姚祺年点点头,建议道:“别让大哥收了,等这批新稻下来再说,今年不比去年,囤粮太多风险大。”

平常有矛盾归有矛盾,小叔子的话,贡付姐还是深信不疑的,忙道:“等你哥回来,我跟他说说。”

姚祺年没再多说,去了新房,眼下拖拉机不在家,他只能明天再送。

晚饭时分,一家子坐院里吃着饭,闲话家常。

王乃云胳膊肘拐拐姚祺年,小声问了句:“年娃子,你跟小好在一块没有?这月小好身上来没来事?”

到底中年妇女了,问话也直白。

姚祺年正喝着疙瘩汤,冷不丁听王乃云这么问,呛得脸通红,受不了的道:“妈,你少瞎打听,没有。”

“是没怀上,还是没在一块?”王乃云可cao心这事了。

姚祺年饭也不吃了,赶紧搁碗筷走人:“真想抱孙子,先挑个日子再说啊。”

王乃云也急:“咱们也想让媳妇早点进门,人家那头不放,说还想多留闺女两年!”

也不怪宋医生舍不得,既当爹又当妈养大的闺女,上哪儿能舍得。

姚祺年也头疼,摊上个不懂事的老丈人,他电视机都白送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先放一更哈,我再写,写好再放~

今天下午开始就休息了,我会一直写,写好就更新哈~

随机红包100个~

PS:谢谢妹纸的地雷,么么哒~

在水一方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12-1610:41:20

yooyo5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12-1613:43:21

第32章16号二更

这会儿姚祺年他老丈人正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呢。

宋明好也爱看,父女两看了集电视剧,赶着插播新闻的空档,宋医生摘下老花镜,扭头瞧了眼闺女。

“小好,今天年娃他爸来咱家了。”宋医生开口道:“想挑个日子,让你俩结婚。”

姚祺年的新房已经建得差不多,姚四海老两口自然就想到了亲事上。

“小好啊,你想不想现在嫁过去?”

宋明好迟疑了下,虽然不好意思,但还是点点头。

见闺女这样,宋医生还怪难受的,叹口气道:“果然女大不中留啊,我今天还跟姚四海说想留你两年。”

“爸...”

宋医生摆摆手:“嫁吧嫁吧,回头我就跟姚四海商量商量,给你们挑个好日子。”

宋明好也难受了,还像小时候那样,从后趴在她爸背上,嘟囔道:“爸,你以后跟我一块住。”

“我懒得跟你们掺和,自己住多好,快活又自在。”宋医生看得开:“等我老了,年娃子能给我摔牢盆就不错了。”

“爸,看你,瞎说这些干什么。”宋明好不爱听这些。

宋医生笑呵呵道:“人啊,总有拱土的时候,你看咱们刚来这那会儿,你才不丁点大,现在都成大姑娘了!”

宋明好不言语,五指并拢,像小时候那样给她爸挠头,好一会儿才道:“爸,我托刘大娘给你说一个老来伴吧,要是能再生个弟弟...”

宋医生老脸一红,打断她:“越说越没边,我这么大年纪了,还结什么婚!”

其实宋医生并不大,四十多岁而已,完全能再找一个。

这事盘在宋明好心里很久了,如果她爸能有个伴,起码以后不会太孤独,能给她生个弟弟也很好,她可以帮着带。

这晚,父女两絮絮叨叨说了好些体己话,等姚家托刘大娘再来问时,宋医生总算松了口,说让姚家人先看着挑日子。

刘大娘带话回来时,姚家人听得高兴!

姚四海脸上满是笑:“婚事是该办了,明天我就去找电工先把新房电通上!”

闻言,姚祺年道:“爸,通电的钱我来出,让电工多分几根线头。”

时下庄稼人为了省钱,家里大多只在堂屋安一个电灯,还是十五瓦的小灯,仍旧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