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言情小说 - 太后在上(重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

分卷阅读5

    慢悠悠的,让人有些着急。

当然着急的也只有纪别一个人,毕竟奴才们也是喜欢能慢悠悠地走。

上一世,两人同路而行,还是纪别已经结束了翰林院的生活调进了吏部的时候,程殊在前面缓步而行,纪别差着一个身子在后面紧紧地跟。

走了一盏茶的工夫,程殊好像突然想起来后面还有个人,突然回头和纪别说道:“纪大人别嫌哀家走得慢,只是哀家的日子太多了,不知道怎么用完罢了。”

只这一句话,纪别便觉得一阵心酸,程殊也正值桃李年华,却被困在了重重深宫中,将在这里直到老死,而她所有的颜色终此一生都将无人问津。

但这一世,第一次同行的一路都没有人说话,程殊没什么可说的,因为人多口杂纪别也不敢乱说话。

因此从长春宫走到乾清宫的这一路都弥漫着尴尬的气氛。

到了乾清宫,程殊没有直接进去,而是让人去通报了。这在上一世的这个时候是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她当时垂帘听政,又对小皇帝有教养之恩,这些小事皇帝不会介意,她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

但直到后来,皇帝渐渐势大,她一路被逼着退避三舍,才从奴才们闲聊的口中,知道了就是这些点滴的小事,才让她和皇帝最终离心背德。

纪别在程殊身后讶异地看了她一眼,但他很快就明白了,她竟也是打算改变的,她也是在上一世留下了太多遗憾,因此想重新来过好好弥补。

纪别在心中长舒了一口气,虽然现在程殊仍是恨他不愿原谅他,但是有人和他站在一起,知道彼此的秘密,也真的是再愉快不过的事情了。

程殊不知道身后之人的想法,此时她内心有些惶惶不安,即便重来一世,她也不知道小皇帝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恨上她的,只能希望现在开始还不算晚。

通传的宦官进去没一会儿,便就匆匆走了出来,他恭恭敬敬地对着程殊说道:“太后娘娘快请,陛下听闻您来了十分开心。”

程殊笑了一下,凭借纪别对她的了解,她此时的笑是真心的,看来小皇帝在她的心中仍旧占据了很大的分量。

小皇帝正病恹恹地躺在床上,额头上盖着一块手巾,脸颊因为发烧而通红,看到程殊进来,他眼中露出了一丝开心的神采。

“母后,您来直接进来便是,怎么还要人通传。”皇帝李漠时年仅有十岁,此时躺在床上,露出一丝委屈的病容,完全看不出是一代帝王,更像是个跟母亲撒娇的小孩子。

程殊温和地笑着,走过去摸了摸李漠额头的手巾,入手还是温热的。

就在程殊要拿开手时,李漠竟然动了一下,将自己的脸颊从程殊的手心中擦过。

程殊感觉手心一阵发痒,她愣住了,李漠也愣住了,李漠平日里的确愿意与她亲近,但也未曾表现出如此亲昵的举动,而或许是在病中的缘故,此时的李漠对程殊给他的温暖无比眷恋。

程殊收回手时,李漠的眼中露出了一丝失望,这份失望之情所有人都看在眼中。

程殊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对李漠身边侍候的宫人说道:“去准备一下,将皇帝接到长春宫养病,哀家亲自照顾。”

“真的吗,母后!”李漠听了这话,从床上撑起了半边身子,满脸惊喜地看着程殊。

程殊扶着他躺了回去:“哀家如何会欺骗皇帝,皇帝去了长春宫之后,只管好好养病就是了,其他有的没的都不用去想。”

李漠兴奋得想从床上下来,恨不得现在就跑去长春宫,但被宫人死命拦住,程殊看了他只觉得好笑:“皇帝急什么,日子还长着。”说着她轻轻掖好了李漠的被角,在他耳边轻声说道:“哀家会一直陪着皇帝。”

似乎一场探病让两人的关系亲近了,程殊陪着李漠说了许久的话,直到他走出乾清宫,看见拉着一张脸老大不高兴的纪别,才突然反应过来。

她竟是把纪别忘在了外面!

作者有话要说:

从这章开始正式撒糖啦!

第4章太皇太后

看到被晾在门外将近半个时辰而满脸委屈的纪别,程殊难得地露出了一个愧疚的表情。

“我和皇上说得尽兴,便忘了你。”程殊没道歉,但是能解释这样一句也是不容易的。

纪别摆出一副无辜的表情,但嘴上说的话却丝毫不无辜,他说道:“阿殊,你还想帮那个小狼崽子吗?你可别忘了上辈子他是怎么对你的?”

程殊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有些不安,似乎是怕被别人听了去,她压低声音说道:“我不帮他,然后等你再被谋反的时候也没人帮你,也是不错?”

纪别小步蹭到了程殊身边:“阿殊,果然你还是为了我。”

程殊没回答,只是给了他一个闭嘴的眼神,她跟福顺说道:“安排人送状元郎出宫,你亲自安排陛下来长春宫养病的事宜。”

福顺低眉顺眼道了是,跟身后的一个小宦官使了个颜色,那个小宦官低眉敛目地来到了纪别身边:“状元郎,奴才送你出宫。”

纪别应了一声,视线却没从程殊的背影上离开,他眼中却没有了方才的委屈,而是有些晦暗不明。

那小太监看了他一眼,竟被他的眼神吓得一个瑟缩,但再看纪别,却正在恭恭敬敬地作揖,边说道:“恭送太后娘娘。”

等程殊走远了,小太监摆出了请的手势,说道:“状元郎这边请。”

纪别温和地笑了,跟上了他的步伐,问道:“公公如何称呼?”

那小太监连连摆手:“不敢当公公二字,奴才名唤安忠,状元郎叫奴才一声小安子便好。”

纪别客客气气地说:“还是要多谢安公公了。”

上一世的这时候,他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的鸿鹄之志,觉得前朝政事尽在自己掌控,何曾想过去了解后宫中的蝇营狗苟,而直到他亲眼见过程殊处理后宫里种种的腌臜事,才知道自己所以为的大智慧,也斗不过所谓的小聪明。

因此这一世,他只能在所有细微之处都谨慎再谨慎。

安忠较之福顺年轻了许多,但是那一脸的堆笑像是得了福顺的亲传,他一边给纪别引路,一边说道:“这些都是奴才的本分,万万当不起这谢字。”

纪别原本还想从他这里套套话,却没想到这小太监也是如此的滴水不漏,直到将他送出宫门,站在宫门内客客气气地向他告别。

“这是太后娘娘让奴才给您的。”安忠从袖子中掏出了一摞叠得整整齐齐的纸,纪别一眼便看出这是一叠银票。

厚厚的一摞银票,被安忠捏在手里,往纪别的怀里塞。

“蒙太后娘娘厚爱,在下实在是不敢当。”纪别连忙推拒,他知道现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