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言情小说 - 大白的科举人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7

分卷阅读157

    外面打磨几年,自己不一定是她的对手,但是,现在,对方想要赢过他,还太早。

然后,江绯白就和萧大,林老先生,秦文晨秦文浩,秦灵槐,还有家里大大小小的孩子,亲眼见到了自家隐藏的高手。

由于万无风的轻敌,杏仁儿在据说百招之后,挑下了万无风的第三只手——他寸步不离的长剑。然后又用两招,自己的剑就直接指向了万无风的脖子。

这里的据说,是据旁边的萧大和林随波说,因为别人已经看不懂他们到底眼花缭乱的打到什么程度了。

不说万无风当时想死一死的样子,就是萧大自豪的神色和林老先生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还有家里大大小小一众孩子震惊和庆幸的表情,江绯白就知道自己和他们的想法差不多。

平日里,杏仁儿在家里调皮捣乱,全家包括阳阳在内,都曾经追着杏仁儿扬言要揍她。

江绯白至今都能成功的揍到杏仁儿,这让家里人有一种感觉:杏仁儿的功夫也就只能在自己人的相让下才能让她占到便宜。

在加上全家就杏仁儿一个整天没心没肺的样子,家里人都用包容的心态,对待这个缺心眼的妹子、女儿、姑姑。

然后,那天事实用响亮的耳光告诉他们,他们家里藏着一个大景排名前九十的高手。这个发现让他们既兴奋,又瑟瑟发抖。

所以,江绯白肯定的觉得,就以杏仁儿的武力,在这个冷兵器时代,不说横着走,反正只要不去皇宫偷窃,一般地方还真难不倒她。

现在,秦灵槐在一边取笑,“你就纵着吧,有你后悔的一天。”

江绯白不同意的摇头,“阿姐,你觉得在咱家待久了,在别人家生活下半辈子,会习惯吗?”

秦灵槐想都不想的摇头。

“阿姐,我知道娘想让meimei嫁人,有个好归宿,这些天没少在你跟前念叨。我之前不是开玩笑的,咱家只要我还在一天,就能做主养着她们一天。”

想了想,补充道:“大不了到时候招个上门女婿,听话又好用。”

秦灵槐已经懒得翻白眼了,招上门女婿的都是什么人家?都是家里只有女子或者只有一个女子的人家,不得已要传承香火,才想出来的主意。

江家的孩子走在外面,都是用一群、一众等量词形容的,哪里需要这么麻烦。不过她倒是挺认同江绯白的话,如果妹子不想嫁人,留在家里也不是什么大事,一辈子就短短几十载,自己快活才最重要。

江绯白烦恼的扯过秦灵槐,“到时候再说,咱们先睡觉吧。”

江绯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圆满完成,北疆大部分地区都修建了冬季可以储水的堤坝,基本解决了旱季人畜没有饮用水,庄稼干涸而死的问题。

至于少数冬季降水量少的地方,也是官方大力支持修建了水渠,从天山引下来的水,不知救活了多少百姓的性命。

平整的水泥路面,已经连通了每个村落,马路上随时跑过的公共马车,也方便了无数乡民。

今年已经不需要大量种植土豆,每家都能吃饱肚子。开始慢慢的给土地合理施肥,蓄养土地的墒情,种植起更加精细的小麦。

现在郊外的荒山上到处都是小树,规规整整的一尺见方的格子里,就栽种一颗小树。

每个村子都承包了距离自己村子近的山头,大家争着给小树浇水,希望小树快点长高长壮。

没看见隔壁村子,因为他们承包的山头树苗成活率高,县令给他们村子的祠堂亲自送来了牌匾,还给每家奖励五文钱。

虽然钱不多,但十里八乡,有哪个村子,整体得到过县衙的奖励?为了这种给老祖宗面上增光的事情,也要好好干活,争取让县令看到自己村子的努力。

再说了,书院里的先生说,这些树要是长大了,以后北疆的风沙都能小很多,就为这,就是没有一丁点的奖励,大家伙儿也会好好照料这些树的。

北疆向来养不活什么精细的树木,要是将来,自己站在家门口,抬眼一看,对面的山上,就是绿油油的一片,想想自己现在的辛苦和劳动。

简直可以给孙子讲三天三夜。嗯,就算现在儿子才十岁,还在书院读书。

因着这些,江绯白就是每天在街上闲逛,所有人都会恭敬的发自内心的称呼一声江大人,他在民间的声望也逐渐升高。

要不是江绯白用私人渠道组织官方把各地的特产运送到外地进行贸易,再加上北疆最大的盐税收入,真是供应不起这么大动作的施工。

要说北疆的牛羊以及各类干果,已经在大景小有名气了。

当初本地的瓜果由于气候原因,真真是味美香甜,但苦于没有渠道,只能自产自销。

由于是时令瓜果,过了季节就要坏掉,大部分都浪费了,江绯白吃着美味的甜瓜葡萄,心里吐槽这些人暴殄天物。

然后组织人手教大家晒出最优美,最好吃的干果,官方统一收购,运送去南方。算是给百姓创收,增加一点税收吧。

这优美好看还好吃的干果,还真不是随便晒晒就能成的,太阳暴晒的时间以及如何保持水果本身的亮泽,都十分有讲究。

最后,根据品相,把农家送来的干果分为一二三等,不同的等级收购价格自然不一样。

刚开始大家都是半信半疑的听话干活,虽说是在晒自家的水果,还真没指望能赚钱,自家新鲜的一年都吃不完,最后拿去喂猪,猪都能吃腻了。

怎么会有人喜欢吃晒干的,但是为了给江大人面子,每家都多多少少晒一点。

结果时间一到,衙门组织人手到各村收购,有些晒得不认真或者晒得少的人,肠子都悔青了。

大家一看真的有铜板可以拿,就不淡定了。

只见被评为一等的人家,拿着四串铜钱,看的旁人眼睛都直了。

那可是四两银子啊,旁边负责收购的账房先生还问他,“是要给你换成银角子还是直接要铜钱?”

王二狗笑的牙龈都露出来了,“大人,我家里穷,还没见过这么多的铜板,就想着拿回去,让家人看看,长长见识。”

账房先生也没纠正他称呼自己“大人”的错误叫法,遇见的这种情况多了,解释不过来,就懒得解释了。

笑眯眯的说:“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