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言情小说 - 大白的科举人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28

分卷阅读228

    能顺应时局,尽量给星星最多的助力。”

阳阳眨眨眼,懵懂却坚定的点头。

“爹爹,在阳阳心里,哥哥永远是哥哥。”

江绯白听傻儿子的傻话,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是轻轻说:“时间会证明的,这是你们之间的事情,爹爹就不参合了。”

阳阳却是不满意江绯白的回答,重复一遍,“哥哥永远是阳阳的哥哥。”

这次,没有得到江绯白的任何回应,但阳阳心里却是更加坚定了。

对于江绯白这次的回京述职,再也不像上次那样,安静的来,低调的走。

江家现在的门庭与上次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耳语。

不说江绯白本人这一年在民间与日俱增的声望,江家的门庭,已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

江绯白作为受圣上看重的大臣,还是实打实的伯爷,加上江家已经与宁王联姻,还有江家遍布大景的生意已经被大家所熟知。

这次除了那些闲人好奇江绯白到底是怎样的人物,朝中甚至有很多人家,以前想与江家搭上关系没有成功的,都想与江绯白同坐一桌仔细商议一番。

实在是江家近几年的生意做得太好,惹了不少人的眼。但是江家每年为国库上缴的税收,以及每次哪里有灾情,江家都是最先那一批站出来,为灾区捐钱捐物的。

江家的“曹cao送”甚至在近两年地方上发生旱灾的时候,配合朝廷的指挥,给灾区及时的运送过大量的物资。

关键是免费的,事后,江家商队还在灾区帮助当地人建造房屋,修建他们的家园。

听说,现在那几处受灾的地方,远远看去,就是平坦的道路,还有整洁的房屋,当真是一点都看不出,那里两年前还因为旱灾爆发过民乱呢。

所以,江家的生意,在当地甚至邻近的地方,很是受当地百姓的拥护。

这在以前,那可真是不敢想的事情,前几年,大家提起商贾,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满身铜臭,无利不起早等词语,总之就没有好的。

但是现在,不说外地,单就京城,提起江家的生意,那已经是质量和良心的保证。

说起那店铺商队,上面有水纹符的,谁不竖起大拇指夸赞两句。

大概是三年前起,京中有一姓王的人,为人有几分机灵,和邻里处的十分不错。

那时的百货铺,就定时有一些优惠活动,那人心思灵活,想着仅凭他一人,没法得到最高的优惠价格,就说服邻里。

他们把需要的物资全部交给王柱子,让王柱子统一购买,然后就能享受百货铺最大力度的优惠,算下来,可是比每家单独购买节约了不少。

王柱子的做法,后来引起很多人的模仿,让百货铺的管事,慢慢的发掘了代理人这一新的职业。

当然,当时的王柱子,只不过是与百货铺的管事混了个脸熟,毕竟江家在京中的百货铺管事,可是从上百号的管事中,竞争上岗的。

每日里要忙的事情很多,具体到方方面面,有时候作为县令的沈映康也不得不感叹:我这个做县令的,都没有这些管事忙呢。

然后有一天,那家百货铺的管事,就发现,以前买东西最积极的王柱子,已经有一个月没有出现在他们百货铺了。

“难道是京中有了比咱们江家百货铺更好的铺子?不可能啊,要是这样,我总该听说过的。”

这位管事对于自己的业务方面,可是十分上心,当即就找来一个机灵的伙计,让他去打听一番。

在这管事心里,在京中打好基础,就是他两年内的目标,要是完成的好,就可以得到墨色玉佩,提升成二等管事。

虽然他现在的三等管事待遇,已经让很多人羡慕,但是他想一想家里那些二等管事住的房子,以及每年得到的分红,就羡慕的眼睛发红。

还有一等管事的宅子,兴庆府一套三进的宅子,京城这种地方,还能得到一套同样的宅子,据说以后养老的地方,还有另外一套。

想到这里,管事的就更加不能容许这其中有他所没有掌握的事情发生了。

伙计很快就打听来了事情的原委。

王柱子之所以一个月没有来百货铺的原因,是因为王柱子的爹,在一个月前,因为意外摔断了双腿,他们家本就不富裕,现在更是愁云惨淡。

管事的心里很是同情王柱子,随即,他就觉得,这是一个提高百货铺名声的契机。

然后,这位管事就带着大夫和过年物品,去了王柱子家。此时马上就要过年,王柱子家却是没有一点过年的气氛。

第123章皇后

要不说这京中的管事,都是竞争上岗的,至少有一技之长。否则,过年期间,人来人往的,每日里接触多少人,这管事还能记住王柱子这么一号人物,确实不凡。

管事的一行人的动作,很快就被街坊邻居知道了,毕竟住在同一个巷子,王柱子家的事情,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

现在来了这许多人,拉着两骡车的东西,还要往王柱子家搬,人群里很快就有人认出,带头的是江家百货铺的管事。

从里面出来的查看情况的王柱子,形容憔悴,但他还是第一眼就认出来这位管事。

管事的上前,朗声道:“柱子兄弟,愚兄近几日不见你来咱们百货铺,让人一打听,才知道你家的事情,这不,就带了咱们江家的大夫来给你爹瞧瞧。”

管事的看出了王柱子的狐疑,也不多做解释,“让大夫先给你爹看看吧。”

王柱子一肚子的疑惑,想到自己爹躺在炕上等死的样子,都咽回去了。

此时,在外间看热闹的相邻,已经交头接耳的议论开了,但是王家人都没有心思去搭理。

很快,管事与大夫留下了过年的物品和王老爹的药物,被王家人恭恭敬敬的送出门。

此时,管事的当着众人的面,对看热闹的人群说:“我江家的生意,平日里多亏了众位乡邻的照应,这次柱子兄弟家的事情,经过我们十一家百货铺管事的商量。”

“有了一个章程,以后,咱们江家百货铺,每当有客人购买一百文钱的货物,江家就抽出一文,权当做客人的捐赠。”

“凡是京城在咱们江家登记买过一百文以上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