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言情小说 - 月薪十万了解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8

分卷阅读48

    水的原理和步骤。同时她让花颜每隔半个月对精油闻一下,做一个气味的记录,便于以后更加精确地了解精油经过陈化后那独特的气味个性。

晏飞荷更希望花颜能深刻了解到时间对于一种气味所造成的影响,这样在以后制作香水时她才能有更深的感触。

“小姐,苏公子派人到家中来找您,说是有事相商。”凝夏见晏飞荷安排完事情,瞅了个空子上前禀报道。

第38章第二次专访

苏正言相请,的确是有事相商,关于孙修明的专访,他无从下手。

俏佳人第一期关于杜明聿的专访,是在诗会那些人不肯接受专访之后,晏飞荷临时决定采访杜明聿,中间的过程都是她自己一手cao办完成,苏正言兄妹全程没有参与。

这就造成了目前的局面。

虽然苏正言和孙修明关系相对亲密,孙修明也同意接受专访,但两人坐在一起,却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坐在食遇火锅二楼的包厢中,二人面面相觑。

自从顾绍元等人在这里承包一个月的生意之后,他们渐渐地习惯了将聚会场所放在了这里。

“要不?还是找人去把晏小姐请来?”最后还是孙修明给出了意见。

苏正言立刻点头同意。再过两天就要刊印第二期,再这么耽误下去,会影响到后面的发行。

解铃还须系铃人,请就请吧,这个时候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才子的面子和名声。

晏飞荷望着包厢中面面相觑的两人,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专访是孙修明主动邀请上的,有了杜明聿之前的例子,他竟然还不知道该怎么做。

“孙公子,你就没有一点儿想要向别人展现的东西,或者说想让别人知道你擅长的地方在哪里?”晏飞荷引导着问道。

“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孙修明念叨着自己从小受的教育,向天下人宣告自己的特长,有违他一直以来的准则。

“苏兄,正青meimei没有调查她的那些姐妹们想知道永宁城才子们哪方面的情况吗?”晏飞荷没办法,把头转向了苏正言。

苏正言赧然道:“我听舍妹说,内容不限,什么都行,只要是关于这些人的。”

晏飞荷以手扶额,绝望地看着这二位仁兄。

这哪里是两个才子,分明是两个奇葩啊!一个不知道自己该展现什么,一个不知道自己的客户需要什么,这能做的了专访才怪!

她整理了一下心情,没办法,只能自己来了,谁让这第二期马上就要刊印了呢?也算是带带新人吧,让苏正言了解一下专访的流程,以后能亲自上手cao刀。

按照常理来说,苏正言和孙修明认识多年,彼此又在诗会里经常交流,不用做什么准备工作。彼此那么熟悉,对方的优点肯定也是相互知晓。

更何况这个采访是私下进行,采访者和被采访者都提前沟通好了,不存在一些该问或者不该问的东西,也不用怎么调整,也不用担心配合不配合的问题,怎么两个人就能干坐在包厢里,大眼瞪小眼,静等自己前来呢?

苏正言和孙修明两个人也觉得自己冤枉,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不是不能做,是不会做,不知道该怎么做。

采访里什么该出现,什么不该出现,两个人是一窍不通,真的是无从下手。

“孙公子,你这次接受专访的目的是什么呢?”晏飞荷只得开启自己在大乾王朝的第二次专访。

苏正青提供过来的客户需求跟没提供没什么区别。既然这样,晏飞荷就只能从采访者的需求出发,反正客户说什么情报都可以接受,这种客户最容易满足。

“嗯,苏兄也不是外人,我就直说了。上次在这里我和晏小姐应该谈过了,就是想让自己被更多的人知晓,有助于以后仕途的发展。”孙修明还是上次的态度,或者说他对于俏佳人的认知也仅止于此,就是能让他的知名度变得更广。

“对,孙公子上次是说过,我还记得。可是,孙公子,你要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你,你得找一个值得让大家记得住的点啊!比如说作诗、绘画、弹琴,这些都算是发光点。或者说,你想在仕途上有所发展,那你得让太守大人或者其它更高级别的官员知道你擅长哪些领域,比如说你擅长出谋划策,或者说你擅长处理政务?这些都行。”晏飞荷一点一点地启发。

孙修明身为永宁城世家子弟,自小接受家族熏陶,深知诗书礼仪。他从小接受的就是家天下的思想,以家族为荣耀,以振兴家族为责任。

每个家族都有着一定才传承,他们有一套自己的理念、自己的处世模式,在这个世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独领风sao的那一档存在。

在孙修明的心中,名扬天下,然后步入仕途,步步高升,为家族争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这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具体怎么步入仕途,怎么步步高升,他心中则没有一个具体的条目。

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问题,任何朝代,大多数的读书人都是如此。知道目标是家国天下,知道自己要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但该怎么走,怎么达到目标,很少有人能清楚。

如今听得晏飞荷问的如此具体,孙修明一时有些不知从何谈起。

平时诗会诸人,不过是吟诗作文,印证学问。

没有互相讨论过为官一方之后应该做些什么。文人之间,讨论加官进爵,他们本能地觉得有违身份。

晏飞荷一看孙修明的神情就知道他也是犯了文人才子的通病。

整日里埋头于文章之中,抬头青山,心怀宇宙,把心思都放在了诗词歌赋之中。只要诗词做的好,就可以四海扬名,名动九重。至于仕途,名声有了,自然有人举荐。至于内政治理,那是入仕之后再考虑的事情。

当然科举也是可以行得通的一条道路,但那条道路更多是对于寒门子弟来说的。像荀宜安、孙修明这些世家子弟更多的还是通过举荐入仕,因此,名声对他们有很大的加成。

晏飞荷立刻调整了自己的方向。

知道了孙修明目前不善于政务,那就从学问上面着手,从世家子弟的身份上面着手,只要突出他自己的特点,让别人看到这篇文章能把他同别的世家子弟区分开来,目的就达到了。

孙修明平时乐观开朗的性格,是晏飞荷区分他与诗会其他几人的特征。根据这一细节,可以将其扩大,进行特写。

“要不然这样,我们就从孙兄世家子弟的身份着手,着重采访一下孙兄对于学问的态度,对于家族的责任,这些孙兄应该能谈的上来吧。”晏飞荷换了一个方向。

这些都是孙修明的日常,从小就被灌入到脑海深处,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准则,哪里会谈不上来,当下他便自信地点了下头。

“嗯,那我就自作主张,通过与孙兄平日里的接触,给这篇专访先起个标题: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然后根据这句话,结合孙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