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言情小说 - 月薪十万了解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9

分卷阅读159

    荀宜安也点头同意,当初晏飞荷做的诗画他们可是记忆犹新。

晏飞荷苦笑,自那次诗会之后,她碰到类似的场合都尽量地找理由不参与其中。她自己几斤几两心内知道的清清楚楚,参与的越多,露馅的可能性越大,还是远离为妙。

但在这些人面前,越说实话他们越不相信,晏飞荷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额,好吧,我还有其它的事情要处理,这个方面只能麻烦荀兄了。”无奈之下,晏飞荷只得换个说法。

众人这才满意,接受了这个理由。

“那行,回去我就考虑这个事情,争取在天空学堂建好之前完成。”荀宜安接下了身为副院长的第一个任务。

第123章招生

副院长的人选定了下来,晏飞荷又放下了一个心事,顺便还把语文教材的任务推给了荀宜安。不得不说,这里读书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就是高。

晏飞荷回去仔细问过楚冷晗,天工学堂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工。

楚冷晗认真算过,告诉她若是到能对外招生的程度,大概还需要一个月。若只是整体竣工,不算课堂里的细节布置,那半个月就行。

这个时间已经很出乎晏飞荷的想象了。如此看来,杜明聿整日出现在天工学堂的工地上,帮衬楚冷晗打理建造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

长史家的公子当监工,两班倒不说,偷懒的现象更是没有,速度相当于别家建造速度的二倍。

晏飞荷告诉楚冷晗赶工期的同时也要给足工人待遇,有事儿没事儿给工人改善一下伙食,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楚冷晗汗颜,这么细的事情晏飞荷都要考虑在内。

“大小姐,我听说你找了荀宜安来天工学堂当副院长,你为什么不在永宁城中找一些德高望重的大儒来当院长?”楚冷晗不解地问道。

在他看来,天工学堂的性质本就与大乾其他的学堂不同,而且天工学堂的规模又那么大,楚冷晗印象中只有天澜城的太学可以与之相媲美。

虽说有顾心山出面为其作为担保,可他还是担心到时学堂建好之后招不到足够的学生。

若是有个城内德高望重的名人在天工学堂坐镇,想必会稍微抵消人们心中的顾虑。

晏飞荷很是开心楚冷晗此刻的态度。有什么不懂的事情,当面讨论,就事论事,而不是时刻顾忌着自己的身份地位。

她发现自从和楚冷晗假装缔结了婚约之后,楚冷晗在自己面前的话稍微多了一些,讨论问题也少了许多出来时的拘束。

虽然两人还是小楚、大小姐互相称呼着,但显然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一种戏谑的方式。

可能也有楚冷晗在这里待久了,跟自己慢慢相熟起来,也慢慢地把自己放开了。

晏飞荷很喜欢这种平等对话的方式,因为她发现楚冷晗很少会预设立场,讨论事情时通常都是就事论事,这种状况很是难得。

“你还别说,我开始考虑语文教材和副院长人选的时候,脑中立刻就浮现出了荀宜安的样子,还真的没有出现你说的要考虑德高望重那些人。经你一说,可能我下意识觉得荀宜安跟我们年龄相仿,本身造诣又摆在那里,更能理解我们办理天工学堂的初衷。”晏飞荷剖析着自己的想法,“若是找那些德高望重之人,我怕到时他们不理解天工学堂的方式,到时起了矛盾,反而不美。”

顿了顿,晏飞荷觉得自己当着楚冷晗的面说副院长的人选,话中好像有些漏洞,她忙补救道:“额,小楚,你那个副院长的名额我早就给你定下了,你不要说我没考虑到你啊!”

楚冷晗为了天工学堂的事情忙前忙后,尤其是在自己受伤期间,他也没有惊慌失措,继续把工地上的事情以及醉红颜的事情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只给他一个天工学堂的命名权,晏飞荷心中还是有些过意不去。

她心中早已打定主意,给楚冷晗一个副院长的称号,就算是他以后离开了永宁城,天工学堂的功劳永远都会有他的一份子。

楚冷晗讶然,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在天工学堂担当职位的事情,听到晏飞荷已经给自己预留了一个位置,他很是意外地指着自己说道:“大小姐是说让我也担任天工学堂的副院长?”

晏飞荷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这段时间楚冷晗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他值得一个副院长的名额。

楚冷晗心中有些感动,不是因为这个副院长的名额,而是因为晏飞荷一直想着自己,并且还贴心地在此刻说出来,生怕他会有些不高兴。

“多谢大小姐。”楚冷晗不是矫情之人,当下表达了自己的谢意。

他来到永宁城本就是为了游历。有天工学堂副院长的这个称谓,也算是对自己在外面这段时间的一个肯定,回到天澜城也可以给父皇一个交待。

想到此,他不禁对天工学堂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有了一丝期待。

“谢什么,这是你应得的。你放心,就算是你以后回到天蓝城,这个称号还给你保留。”晏飞荷为了让楚冷晗放心,给出了一个保证,“你这个月再苦些累些,盯着建造进度,我这边开始准备招生的事情。”

晏飞荷没有拿自己当外人的举动,楚冷晗很是开心。

不管婚约的真假,反正自从那之后,两人的关系亲近了许多,他觉得自己现在算是彻底得到了晏飞荷的认可,而不是像以前表面的那种客气。

两人商议完毕,就各自忙碌去了。

晏飞荷没有直接开始招生的工作,而是先在城里把消息散发了出去。

天工学堂的建立,城里的人知道详情的并不多。严格说来,也就是晏飞荷身边的那些人清楚。

进出城的人们经过天工学堂之时,只看到热火朝天的工地,并不清楚这么大规模的庄园用作何处。

而且天工学堂不以培养人的读书学问为主要目的,而是要培养人们有一技之长,这种学堂别说永宁城,便是整个大乾王朝之前也没有出现过。

若是直接在城里拉出一个地点开始招生工作,势必会门前冷清,有想法的人寥寥无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晏飞荷从商多年,深谙此道。先通过各种宣传途径让城里的人们对天工学堂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再伺机开展招生工作。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这里人们对于好东西的认知,晏飞荷对比并不认可。加上天工学堂竣工在即,没有那个时间去让人们慢慢了解。

永宁城这大半年来经过晏飞荷的熏陶,已经适应了各种方式的宣传。若是有新店开张,或者新的事物面世,没有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大家反而不习惯。

晏飞荷现在能使用的宣传方式太多了,有一念堂的存在,她相当于是把整个永宁城的宣传资源整合了起来,相当方便。

天工学堂的宣传不用多说,晏飞荷把它全部交给了苏正青,各个渠道都要充分利用上。

果然,效果十分显著,随着新一期永宁旬报和俏佳人的发行,以及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