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耽美小说 - 穿成哥儿种田忙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62

分卷阅读262

    说话的时候,段凌风也会很不高兴很不自在,所以他还挺乐意这么恶心段凌风的。

哈哈!

谁让他要协助调查那个案子呀,哼!

趁着段凌风不好在众人谴责的目光下发作这个好机会,靡离再接再厉,故意鼓起脸颊,用软软的声音说,“夫君,你陪人家走一走嘛,好不好?”

一边说还一边摇晃段凌风的手臂。

段凌风后背僵直,面色更冷。也因为可怕的脸色,所以没人注意到他微红的耳垂。

“京都景色百年如一日,有什么好看的。”

“哎呀,人家就想在茶馆听一听说书先生说了什么嘛,人家想听故事!”

段凌风皱眉,“想听故事我回去给你讲便是了,这几天茶馆讲的都是皇上的事情,你听了也不懂。”

靡离就是想听皇上的事情,虽然大家多数都是围绕生子,可是偶尔还有一两句别的,更是有人谈到陈季清,他想听一听。

“哼,不就是生孩子吗,我有什么不懂的!”靡离吐吐舌头,一扭身跟个小炮仗一样溜进了旁边的茶馆。段凌风叹了一口气,嘴角却微微上抿着,半响也踏步走了进去。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又到了十一月,此时水稻秋收刚结束,可却是开始适合马铃薯种植的气候。

马铃薯在有些地方又叫冬薯,冬薯冬薯,就是冬天种的。陈季清写信下令让各州郡做好马铃薯种植准备,让大家按照他写的流程一步一步cao作,不要错了。

而番薯早就已经收成一轮了,十一月秋高气爽,番薯一根根长得溜圆肥大。虽然这东西对肥料的要求不高,可是大家都很稀罕这东西,抱着很高的期待,种的时候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天天盯着,殷勤施肥。结果不仅红薯叶长得好,天天吃不腻,还割了喂猪,着实贡献很大,而轻轻刨开土一看,没想到底下的红薯更是让人意外!

陈季清农庄里的红薯,大的有手掌粗,小的也有二指粗,而且因为隔水好,还放了药,并没有长虫,竟然一共收回来了近千斤红薯!

“这东西好,份量大!”李秋一见到红薯就露出欢喜的笑容。

对她来说好吃不好吃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填饱肚子!

红薯栽种的时候她是知道的,就那么一点点苗苗,居然种出了这么多粮食,真是太意外太惊喜了!

而且她听说这个东西不需要种在水田,连山上都能种,又不吃水,简单好伺候,这不正是大家最需要的粮食吗?

第337章

“是啊,这都是能吃的吧?真大啊,颜色还不一样哩,哈哈,不知道是什么味道?”陈亩这个摸摸那个摸摸,看着后面不断挑红薯入仓的下人,笑意盈盈,一张脸上的皱纹都笑得堆在了一起。

陈季清抱着三宝哈哈大笑,“爹,娘,这些红薯就是我特意盼咐他们给带回来吃的,今天有点晚了,晚上我们就先做糯米红薯饭,明天再煲着吃,剩下的晒番薯干,当零嘴吃。正好大宝小宝长牙了,牙痒痒,可以给他们啃一啃,别老啃凳子背。”

“好,就这么办!”

大家乐阿阿的站在门口笑看着下人干活,陈季清要盼咐人去挑红薯,春梅主动说,“哥,我去吧,要挑什么样的?”

“你去也行,就各种颜色都挑一些吧,这样做出来也好看,要挑一些大的。”

“好咧!”春梅俏声答应着,拿了个菜篮小跑过去。

段夫人笑着摇头,“春梅这丫头是勤快,不知道她可会算账?我meimei新买了几间铺面,沈孟又说要去跑商,他们两个可管不过来。”

沈孟一家搬来冀州之后,在陈季清的照顾之下很快就安顿了下来,找的宅子就跟段府在同一条街巷,一百多米的距离,平时沈夫人也经常来串门。沈夫人见春梅的次数也不少,每见一次对春梅的成见就减少一些,到后来是越来越喜欢春梅了,就是不好开口让陈季清放人,毕竟当初也是她表示不喜欢春梅的。

现在段夫人也算是替meimei沈夫人说话了。

陈季清笑嘻嘻的说,“娘,不急,你看春梅都不急呢。”

“傻孩子,春梅一个小姐儿,能说她急吗?”段夫人哭笑不得。

陈季清吐吐舌头,“好啦娘,我知道沈夫人是诚心的了,可是春梅的嫁妆我还没替她准备好呢,就拜托姨娘多费心,先管理一下店铺吧,等我趁这段时间找个掌柜带带春梅,保准给她一个十全十美样样精通的儿媳妇!”

“你啊,春梅当初能伺候你,是她的福气。”段夫人感慨一声。

世上有多少个人能像陈季清一样好呢?偏偏就让春梅这丫头碰上了,也是她有运气。

晚上果然做的是糯米番薯蒸饭,在饭里放一点香油,还有简单的盐,蒸出来的饭就非常香,又香又糯,尤其是出锅的时候糯米粒粒分明,反着莹润的光芒,金黄色的淡紫色的红薯丁分布在白色的糯米饭中,色彩简直相得益彰,让人食指大动。

明明桌子上的菜很丰盛,可是谁都没有伸筷子的欲望,只想吃饭,吃饭,吃饭!

“再来一碗!”段老爷豪迈吃完一碗,舒爽的摸着肚子。

“好香,啊,烫烫烫!”

“我也再来一碗,要多一点红薯的,红薯真香啊!”李秋端着碗回味。

“我也要我也要!”段夫人凑过去,一起围着锅。

“小宝,小宝,要吃!”小宝抱着碗,口水直流。

大宝面色平淡的吃着,可是仔细一看,就能从他微微舒展的眉毛看出其实他很喜欢。

陈季清看着这副热闹的场景失笑不已,侧头盼咐段凌轩,“少吃点,糯米胀肚。”

查到什么秘密了吗

高产水稻普及、红薯丰收,两粧事很快在五个州郡响应,一时间州郡内外闻名,百姓极其仰慕这位有大能耐的哥儿。更听到明年他们也能种上这些高产水稻,一时间又期待又欣喜,手舞足蹈弹冠相庆。

这一战,陈季清是彻底出名了!

吃过了红薯,陈季清加紧对土豆种植的监督,让那些领了土豆种子的州郡县令严密看管,一定要种好土豆。

而缺水的坞郡,在这一年年底,也在水渠、水车的作用下,终于不那么缺水了!

等到滴灌的方法一普及,百姓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那些高不可攀的高山现在也可以开垦出来种上粮食,而不用再翻种之前那些贫瘠的土地了!

“终于成功了!”苟庭站在高山之上,自上而下俯视这座大山,胸中升起一股蓬勃的力量,以及对于陈季清的无限崇拜。

只见从山脚底下,一座座水车不遗余力的向上输送着汩汩河水,河水通过水槽输送到每一块地方,经过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