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医路扬名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19

分卷阅读219

    说关靖泽背后站着谁,光凭他在那篇文章里的见解就已经非常了得了。

关靖泽在经济这一块的才能正是贫困的柳泉县最需要的。

因而一接到关靖泽已经抵达柳泉县的消息,王长云马上亲自跟关靖泽见面长谈。

关靖泽对王长云的干练和才能也抱有好感,双方相谈甚欢。

最后王长云给关靖泽提醒:“榆林县地方太偏,电话还不通,有时连电也很难供上,条件可能有些苦。”

关靖泽说:“想享福就不会走这条路。”

这个回答让王长云大为赞许。他用力拍拍关靖泽的肩膀,说道:“你的一些想法很独到,往后我会让邮递员每天定时跑榆林一趟,有什么消息我都会传给你,你不要客气也不要吝啬,有什么需要就写封信或者传个口讯回来,我有事要跟你商量时你也要给我好好提意见!”

王长云这么关照自己,关靖泽当然一口答应下来:“一定!”

在县里这边报道完,关靖泽就赶往榆林乡。这地方果然很偏,后边都是山,原本管着事的也是位老书记,他年龄已经够了,马上就要退下去,再加上王长云那边打过招呼,关靖泽这个乡长等于拿下了榆林乡全部的权限。

也许是察觉他“后台过硬”,底下的人都非常殷勤,交接工作完成得非常麻利,完了以后还热情地带他在榆林乡里面走动。

关靖泽走了一圈以后就知道榆林乡的穷不是假的,这地方物产非常贫瘠,条件也非常糟糕,基础设施非常不完备:路难走,电不通,没学校!

由于榆林乡跨过了好几个山头,比较大,整个榆林乡的学龄儿童加起来有一百多人,最远的人家要上学就得走上两三个小时去其他地方念书,条件非常艰苦。

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榆林乡这边资源匮乏、物产也差——创收艰难,路就不好修,因为上头觉得这种地方修了路也没什么好处。

想要改变现状,首先就要让榆林乡变得“有价值”。

关靖泽站在黑黢黢的大山前停顿了许久,心里很快就有了调整榆林产业结构的雏形。

无论是大“改革”还是小“改革”前期都会非常艰难,但他不会犹豫。

只不过这还只是个最粗糙的想法而已,接下来一定要进一步细化,做到不出任何纰漏。

思想上要大步走,实践上必须小步走。

关靖泽确定了方向,心情也放宽了。他想到来时研究过的地图,指着眼前的大山问陪同在一旁的副乡长:“过了这座山就是延松的青花乡吗?”

副乡长说:“是啊!这是我们柳泉和延松的界山,翻过它以后就是延松了,那儿确实是青花乡没错。”

关靖泽点点头,说道:“辛苦李乡长了,我们回去休息吧,明天要开个乡委会议,得养足精神。”

副乡长点点头,陪着关靖泽往回走。

月亮悬在山间,一视同仁地照拂着山的两边。

长夏的蛙鸣此起彼伏,听到脚步声后扑通扑通地跳进了水里,躲在水底下小心地探看着是谁在走过。

这样的夜色喧哗却又宁静。

121第一二一章:旧怨

第二天郑驰乐起得很早,结果到外面一走大家都已经起来了。

这也是乡里人的特性,晚上没什么娱乐就睡得早,睡得早就起得早,这样的作息让他们个个都长得非常结实。

见到他这个生面孔,其他人都有些惊奇。

郑驰乐笑眯眯地跟他们打招呼,介绍了自己的身份,然后提出想去看看学校。

即使丁老书记自掏腰包把学校重修了一遍,小学的条件依然非常艰苦,瓦房自然还算好,青花乡还找得出不漏水的房子。

有丁老书记领头,其他人多多少少也出了一份钱,在学校泥砖砌成的大门口贴着大字写的红公告,都是前些年重修时捐了钱的名单,数目不多,最多的一两百,少的一两块,旁边也详细地写着款项的去向,看得出是一毛钱掰成了两毛来花,能自己做的东西都自己动手做了。

现在已经是暑假,学校没什么人。

郑驰乐没有劳师动众,自己走了进去。

他一眼就看到了cao场上忙活的一群孩子。

说是cao场,其实不过是整平了的泥地而已。那十几个孩子就在泥地中央或蹲或站地做事,领头的孩子大概十四五岁,已经是上初中的年纪。他们周围摆着些零散的木块,看起来像是桌子腿、椅子腿,还有些缺胳膊少腿的废弃桌椅。

见到郑驰乐,孩子们一愣,为首的那少年挥挥手让其他人继续做事,自个儿跑过来热切地问:“您好,您是哪来的?来做什么?”

他的表情有些殷勤,似乎在期盼着什么。因为他在县里上初中时听说有些有钱人会到乡下资助一些贫困学校,郑驰乐看起来不像乡下人,也许会给他们青花乡小学带来什么好消息!

少年的表情非常容易懂,郑驰乐的心脏一下子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住了一样。

他拍拍少年的肩膀,说道:“先告诉我你们在干什么?”

少年说:“我们在县里上初中,学校那边有许多废弃的桌椅,我跟学校要了回来给我们小学。虽然都是缺胳膊少腿的,但我们修一修也还能用,暑假结束又要有弟弟meimei入学了,我们得给他们准备些好桌椅。”说到这里他挺起胸脯,面带骄傲,“这是我们的传统!”

郑驰乐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肩膀上肩负着什么责任。

他隐隐明白了关靖泽当年忘我地工作和奔走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些东西需要他们去爱护。

——而且比任何东西都值得他们去爱护。

沉默片刻,郑驰乐说:“能加我一个吗?”

少年愣愣地看着他,表情明显是再说“你行吗”。

郑驰乐捋起袖子说:“我以前跟个老木匠耍过几年,肯定能做得比你好。”

少年被郑驰乐的话激起了斗志:“我才不信。”

郑驰乐朝他一笑:“那我们来比比。”

少年说:“来就来。”

郑驰乐跟他一起走过去,跟其中一个比较瘦弱的孩子要了工具,麻利地给一张缺了腿的桌子装上桌腿。

动作说是一气呵成也不为过。

少年睁大眼,不敢置信地瞪着郑驰乐。但他很快就回过神来:“我不会输给你的!”

有人比拼时做事效率总是特别快,再加上郑驰乐的加入,他们居然只花了大半个小时就把整批从县中学带回来的桌椅修完了。

而且有郑驰乐把关,也没出现左右不平衡的状况,凹凸不平的地方也被削得平平整整,除了看上去老旧了点以外跟新的也没太大的区别。

少年完事后才回过味来。

他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