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言情小说 - 清穿之德妃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2

分卷阅读42

    出了崇拜的眼神,笑嘻嘻地说:“四哥,好厉害。”

全然一副狗腿子的模样,胤禛再也生不起气来,干脆往左边挪了挪,给他留出空儿来。兄弟两个一起□□了一番绣瑜的“乖儿子”,就并肩进屋去。

绣瑜照例把胤禛拉到怀里揉搓了一番,今日胤禛的反应却格外激烈,很快就噘着嘴挣扎了出来。

康熙一向觉得胤祚还小,对他颇多纵容。但是胤禛都已经四岁了,明年就要进书房读书了,绣瑜还把他当小孩儿似的,抱在怀里亲热。康熙瞬间觉得她慈母败儿,不满地咳了一声:“老四,你的字练得怎样了?去写几个字朕瞧瞧。”

男人好像都喜欢用检查作业的方式,在儿子跟前刷自己的存在感。绣瑜只好无奈地吩咐宫女准备笔墨,三个人都凑到桌前看他写字。

胤禛挺直脊背跪在绣瑜的椅子上,缓缓运笔,默了一首柳宗元的。康熙看得不由自主露出笑容:“你还未进学,能有这样的笔力,已经殊为不易。老四是个坐得住板凳的,将来于书法一道上,必有所成。”说着赞赏地摸了摸他的头,提笔在纸上落下日期:“拿去叫内务府裱裱,日后翻阅,亦可勉励自己。”

康熙又问:“你可会写自己的名字?若能,就自己落款,回头朕再赏你一个印章。”

胤禛兴奋得小脸红扑扑的:“回皇阿玛的话,儿子会写。”

康熙就把笔递给他,抬头就看见胤祚趴在桌角上,用手支着小脑袋看得入神。康熙就去逗他:“小六,你可会写自己的名字?”

胤字笔画复杂,胤禛两岁半开蒙,三岁练字,也是到了最近才能不靠临摹,直接写出自己的名字。康熙这话明显是在戏弄小儿子了。

谁料胤祚一口答道:“回皇阿玛,儿子也会。”

这下连绣瑜也吃了一惊,胤祚这个名字太大了,她很少主动喊他的大名。就是这两个字白纸黑字地写在纸上,胤祚都未必认得那是他自己的名字呢!

康熙明显愣了一下:“好,你来试试。若真能写,朕让内务府也给你裱起来存放。”

胤祚就学了哥哥的样子,似模似样地跪坐在桌子前。他比胤禛更矮了些,还加了个垫子才能够到桌面。他拿着最细的狼毫,刷刷几笔写完那两个字。

全场寂静。

康熙沉默不语,绣瑜差点一口茶呛在嗓子里。胤禛掂着脚尖往桌面上望去,惊讶得张大了嘴,他看看胤祚,突然觉得心里平静了许多——这个弟弟脑子好像不太好使,额娘多疼他几分也是应该的。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除夕,先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

咳咳,如果明天作者能顶着三姑六婆八大婶的问候,再码出一更的话,这就是你们的情人节加更了。

如果不能,就只能提前祝大家除夕快乐了。

第30章

“怎么?六阿哥长到两岁多,难道你们就没有告诉过他,他的大名吗?嬷嬷们都是怎么做事的?”康熙质问的声音里都不禁带了几分笑意。

嬷嬷们慌忙跪下来请罪,绣瑜忍住笑答道:“是臣妾的不是,小六小六的叫惯了,竟然让这孩子当真了。”

康熙哭笑不得,提笔在纸上写了“胤祚”两个字:“看清楚了,这才是你的名字。”

胤祚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看看旁边胤禛的字,终于拍手笑起来:“跟四哥的名字好像。”

这下连胤禛也笑出声来,他一定是傻了才吃小六的醋。又看到绣瑜趁着康熙教育胤祚的时候,把那张写着“小六”的纸收了起来,忍笑吩咐竹月:“拿去叫内务府裱起来,日后老六娶了福晋,生了孩子,我拿出来叫孙子孙女看看他们阿玛小时候做的蠢事。”

康熙瞪了她一眼:“没个正经,有你这么做玛麽的吗?”却也出言没阻止。

胤祚太小,还傻呵呵地乐着。胤禛却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娶福晋,他捂着嘴偷乐,顺便给了弟弟一个同情的眼神。

有了小六插科打诨,胤禛顿时忘了下午的事,兄弟俩欢欢喜喜地在暖阁里玩起来。

天上又飘起了雪花,洋洋洒洒的,不多时就铺了一地。康熙放下手中的书,突发奇想:“朕看里面写北宋汴京市民,每逢天冷下雪时流行赏雪吃羊rou锅子。如今闲来无事,不如就在永和宫后头会芳亭里摆起来,咱们也乐上一乐。”

不等绣瑜开口,他又补充道:“御膳房正好有新鲜的鹿rou,让他们切成指头大小的薄片,拿银签子串了,在亭子外头烤。剩下羊rou、鸡鸭鱼都是常备的,添些青菜萝卜,再把你宫里前年酿的桂花酒挖一坛子出来暖上,也就够了。”

两个孩子都听住了,眼睛里冒出兴奋的光。胤祚先拍手笑道:“好,锅子好!”

绣瑜正要开口,却见殿门口的帘子动了一下,露出一点秋香色的衣角,正是跟着胤禛的谢嬷嬷。她不禁有些为难,吞吞吐吐地开了口:“难得万岁爷这样好的兴致,可是……”

竹月屈膝替她补完了话:“禀万岁爷,主子娘娘只怕还在等着四阿哥回宫。”

是啊,额娘还在等他回家。胤禛恍然记起,脸上不禁流露出几分愧疚之色,但是他还没见过赏雪,也没吃过烤的鹿rou,想着不由委屈地抿了抿嘴。胤祚也跳下来抱住了绣瑜的腿:“额娘,你告诉皇额娘,别让四哥走。”

康熙也意识到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他拨弄了两下拇指上戴着的玉扳指,抬头看向胤禛,眼神里多了几分考量的意味:“老四,你想回去还是留下来玩?”

绣瑜心里一跳,不禁暗骂了一句有病吧。小孩子都贪玩不懂事,哪有这样考验一个四岁孩子的?

可惜古人都相信“三岁看老”,皇子在康熙心目中的印象,是可以在幼年就被定格的。

胤禛懵懵懂懂地发现全屋人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身上了,跟胤祚被绣瑜养着,多多少少感染了一些现代人的自由散漫不同。他是嬷嬷们按着世代相传的法子、比照皇子的要求,规规矩矩养大的孩子,面对危险与考验总是第一时间参考“规矩”。

他隐约地意识到康熙的态度不复刚才的随意,顿时抑制了心中贪玩的念头,乖乖回答道:“儿子想回承乾宫。”

胤祚登时不乐意了,瘪瘪嘴要哭不哭地看着康熙:“皇阿玛……”

康熙却由衷地笑了,难得一见地揽着四岁的儿子,拍着他不甚健壮的小肩膀:“好好好!来人,派人去承乾宫接皇贵妃,就说朕请她到永和宫赏雪吃锅子。”

气氛顿时冰消雪融,两个孩子这才又乐起来,跪下来齐声喊了“谢皇阿玛”。康熙笑着摸了一把胤祚的头:“你又跟着凑什么热闹?”

胤祚解释不通道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