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言情小说 - 我在古代搞基建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8

分卷阅读68

    你做的很好,至于下一个任务,还是在家里歇上一段时间再去做吧。”赵燕歌对名家的这位老人道。

郑循心中不由一松,“是,那属下就先行告退了。”

走出咸阳宫,郑循没想到会有人在等他,遂拱手行礼,“代左相。”

“郑循,好久不见。”代左相轻笑着看着这位名家的名辩,“我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

“我也没有想到代左相会专门等我。”郑循道。

第48章

代左相是杂家的人,杂家的思想是“兼儒墨,合名法”,和各家流派思想都能扯上点关系,却又都不太精通。

虽然一个活跃在朝堂之中,一个隐于民间,现又身处龙卫,两人却有过不少的交际。

“你我有段时间没见,我还以为你出门游历去了呢。”代左相面对友人轻笑道,两人边走边说。

“虽没有外出游离,却也着实历练了一番。”郑循感慨道。

更详细的代左相没有深问,而是问郑循以后走的路子,别的不说,能光明正大的从咸阳宫出来,那就说明郑循的身份已经得到了解决。

郑循在暗中所做的事情三公或多或少都察觉到了一些,他的行为就像是厚重历史画卷中不能出现的阴影,却又不可或缺的那部分一样。

总得有人在暗中背负前行。

在结合大秦最近的事情想想,不难得出郑循在做什么事情。

“我只能说陛下给了我在光下行走的权利。”郑循抬头感受着天空上炽热的太阳笑着道。

“你呢,总不可能就找我聊这个关心我吧?还不赶紧把你的事情都说出来。”

“好歹也是友人,你我寒暄一二也没什么吧。”代左相笑道。

“是这样的,如今朝堂之上,左相大人负责断句拼音一事,虽然几年之内无法再兼顾朝堂的事宜,可是他的地位却绝无被撼动的可能,右相大人法家出身,严于律己,大秦以法为本,多少律法出自右相之手,只怕这个位置右相能干到尽头。”

“公孙太尉就更不用说了,帝王后宫就只有一人,足以可见这位老国丈的分量,只要陛下初心如故,后宫殿下地位稳固,公孙太尉完全可以得到一个善终。”这话可不是代左相在挤兑公孙太尉。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这种事情真是太多太多了。

自古将军能得善终者有几人?

“所以呢,说了那么多你还是没有说到点子上呀。”郑循似笑非笑的看着代左相给他打哑谜。

“咳咳,我这是在告诉你,我虽然不能再前进一步,却也同样有一颗为陛下分担解忧的心。”被友人打趣,代左相不由老脸微红。

“你看,右相制定律法,左相忙碌文化,太尉稳固边关,而杂家出身的我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就连农家出身的士大夫都有事情忙碌了,就我还在闲着,心里觉得很对不起陛下。”

“所以你就来找我了,可是我又能帮你什么?”郑循心有疑惑道。

“你难道不知,陛下有对外用兵的意图,而一旦开战,我们就有立功的机会了。”代左相笑道。

“只怕“远交近攻”的战略又要开启了。”

“所以你就过来名家这里分一杯羹了。”郑循唇角轻勾道。

名家向来以嘴上功力闻名,更有清晰的逻辑在脑内长期运转,一旦开启“远交近攻”的策略,那么名家将会是当仁不让的游说人选。

“咳咳,确实,因为我想来想去,还是跟你们名家在一块立功的几率比较大。”

儒家最不缺人,墨家的人又不热衷扩充地盘,法家,有右相呢,又有多少他施展的余地。

而名家就不同了,儒法墨三家不缺人,名家可是缺人的,刚好,他杂家也没多少人,就是凑一块还不够儒家一个零头呢。

“好吧,那你可要把你的人给备好了,到时候我说不定会要。”郑循道。

代左相听了不由眉眼微跳,“难道陛下已经对你说起这事了?”看样子居然连时间都有可能已经定好了。

“陛下给了我假期,待假期过后我就会出发。”郑循道。

“怎么会这么赶?其余的东西都准备妥当了么?”代左相关心道。

“现在还没有,等过段时间,大秦就不再缺钱用了。”郑循笑着道,而后和代左相告辞离去归家,代左相也连忙回去做准备。

一箱箱属于那些贵族们的财富被一批批的抬入国库,着实让天下人大开了眼界,那些没有遭受到朝廷清算的贵族们看了同样心生寒颤,心里不免有一股兔死狐悲之意。

失意之下,贵族们选择化悲愤为食欲,结伴去食楼内大吃特吃。

刚筹交错间,不禁有人感叹道,“这年头,钱放在家里也不见得有多安全了。”

“还好我们当初做了正确的选择,要不然今天也不会还能坐在这里一起吃饭喝酒。”看看曾和他们一样身份的人,现在已经尘归尘,土归土。

“现在既然已经没有阻碍了,那我们要不要把家族的钱都存进银行里?毕竟银行是真的便利。”他们已经臣服,想必四世陛下应该不会对自己人下手,再说了,他们清楚银行的规则,也不担心到时候钱会取不出来。

“想存就存吧,毕竟那个时候我们可是连身家性命都做好交出去的准备了。”可能真的是生死线上走一遭,他们对四世陛下的信任大增。

那个时候,但凡陛下有一点贪心,他们也不能囫囵走出咸阳宫。

贵族们的钱也不是说存就存的,首先得做好家族内部人员的思想工作。

待那些贵族们面色严肃的召集家族中的顶梁柱,告知他们想要把家族财产存进银行的消息后,众人的反应大大出乎了贵族们意料。

“家主大伯,您还没把钱存进银行里面啊?我们可都是早就用上存折了。”

“您看,这是我从银行内取出来的纸币,可以全国通用。”一个家中小辈从怀里掏出一张崭新的纸币说道。

“是啊家主,您未免也太落后了,现在哪个家族小辈手上没有一本存折都不好意思出门去。”

“别看存折小小的一本,只要能找到银行,就能进行银钱存取,出门比以往不知方便了多少。”

众人三言两语的说着,贵族们后知后觉的发现,合着家里人都用上存折了,反倒是他们身系家族命运,想的多做的少,反而比下面人还要落后。

当然,那些人的存款和一整个家族的财富没法相提并论,可是凡是手上有存折的,皆对存折所带来的便利推崇不已。

“好,既然你们都信任银行,那我把家族的钱财也存进银行里面了”

“家族财产我会单独开一个户头,以咱们家族的名义,由家主保管这一大笔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