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言情小说 - 我在古代搞基建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1

分卷阅读101

    一旦秦国推举王田制,那将会迎来他们的反扑,王田变法注定会实施不成。

众朝臣们互相对视一眼,选择以退为进,对王田变法的态度逐渐软化下来,这让以严晏为首的变法激进派打从心里感到惊喜。

他们不知道,就是这一步退让,未来会让他们后悔莫及,悔的肠子都要青了。

态度不再那么强硬的朝臣们对严晏等人意味深长的说道,“别怪我们反对你们,实在是后面还会有更大的反对,你们的王田变法未必行的通。”

可不是,他们手中兼并的地都舍不得拿出来,更何况那些贵族们呢。

“晏会努力说服他们的。”严晏眼中闪过一道精光道。

第一步,成了。

果不其然,他和陛下的一唱一和让他们心生忌惮,不敢再明目张胆的反对。

主要还是朝臣们还需要在朝堂之上,也就是赵燕歌的手下为官,气势上先天就弱上一筹。

狐假虎威的严晏得到了赵燕歌批准的变法令,让严晏收服王田。

知道严晏不打算用强制手段的反对派们老神在在的看着,不管如何,陛下没有方面让他们把手中的土地上交,他们就当不知道。

土地买断哪里比的上细水长流带来的安全感足。

接到变法令,严晏和自己那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聚会,研究他们下一步该怎么走。

都是一群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纵使已经成婚有了孩子,还是和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比不了稳重,这里大都是这次朝堂之上新晋的官员们,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变成朝堂之上滑不留手的老油子,就被严晏说服给拉了过去。

自从被右相带着去帝王面前,接到王田律法这个任务,严晏就知道自己将来会有很大几率主持这个王田变法。

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制定王田律法,而是去广结百家文人,把王田变法当成自己的思想传递出去,这期间有人认同有人反对,经过严晏仔细剖析分解,说出土地买卖的危害处,不少人都被他说动,严晏身边到底是聚集了一批文人。

自然的,这次这批人留在朝堂上的也不少,严晏提出王田变法一事,已经事先有过默契的他们自然会声援严晏。

纵观历史,严晏心里清楚,变法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个朝堂之上都是反对你的声音,这样一来,哪怕你的变法再有利国家,也不可能变法成功。

是以,严晏选择自己聚集一批认同他这个理念的人,让严晏感到惊喜的是,他们之中的不少人都留在了朝堂内,成为了他变法时最天然的盟友。

这群年轻人里有来自贵族的,也有寒门出身的,不管是老牌贵族,还是新晋寒门,他们名下本该都有土地奖励的,只是这次,赵燕歌给予他们的待遇太过丰厚,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土地所带来的价值,他们之后也没提过。

“现在看来,陛下是支持我们的。”王生说道。

这是当然的,严晏在心里道。

第70章

食楼内,众人聚在一起,开始商量起如何把土地回收的方案。

“既然不能采用暴力和别的过激手段,那我们可以从“利”字出发,只要给的钱够多,肯定会有百姓心动的。”有人提议道。

“利字当头,的确会有人心动,却也不会太多,比如那些大户们,哪里会看的上这些小钱。”严晏道。

“话不能这么说,毕竟能够玩土地兼并的那些人只是少量的存在,晏兄莫忘了这天下还是平民百姓们居多,从那些人买回的田地虽然零散,可是我们却能积少成多。”王生道,正因为是寒门出身,他才会认同严晏的说法,不能再让那些土地继续兼并下去了,要不然迟早有一天会没有百姓们的活路。

王田制确保天下只有一个主人,却也变相的维护了百姓们安身立命的那块土地。

就为这个,他怎么都要帮助严晏变法成功。

严晏道,“我们是先从咸阳城开始,还是先找一块偏僻地方开始变法?”

“还是咸阳城吧,偏僻地方的百姓可是会把土地当做自己命根子的,一般不会售卖。”

“我也赞同先从咸阳城开始,毕竟咸阳城乃我大秦第一城,会有各种消息在这里汇聚和传递出去,我们在咸阳城开始,更便于王田制度的推行。”众人纷纷提议道。

“只是在咸阳城开始也有弊端,这里百姓们势弱,且多勋贵,田地大部分都落在贵族名下,选择这里,开头可能不会顺利。”有人道,把咸阳城的利弊都分析了出来。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考虑那些人狗急跳墙,有可能会用下作手段来对付晏兄,毕竟明面上,王田变法是由晏兄来主持的。”

“这点我会注意的,我不会在这里倒下的。”严晏神色郑重道。

他就像众人的一个标杆,是他把众人汇聚在一起的,只要他还活着,众人就会以他为中心一起使劲,而他一旦身死,其余的人要是没有他这样坚定变法的心,只怕会沦为一盘散沙。

严晏把自己的重要性再提高了一个度,看向包间内的人,对那些准备返回自家老家的学子们道,“我们这些留在咸阳城的人会从咸阳城开始变法,而你们在回去以后,可以试着从自己的身边开始劝说,态度不要强硬,以轻柔为主。”

“这个我们知道。”那些返回自己家乡的学子们道。

严晏和其余大部分的人都离不开咸阳城,只有他们还能自由走动,自然的,身上的担子也相应的重了起来。

几千学子,自然不可能都安排到朝堂内,而是择优录取,那些落榜,也就是成绩靠后的学子们则会回到自己的家乡,以他们学子的身份对自己的村子和县行教化之道。

现在,他们身上又肩负上另一个任务,那就是帮助陛下在天下推行王田制,这两个任务并不冲突,都是回家做事,完全可以同时进行。

“我们这一离开,稷下学宫几乎都空了吧,我好舍不得稷下学宫里面的那些书籍,我会尽快完成教化之道回来的。”一名学子目光坚定道。

“那好,我们会在这里等着你们,到那时我们再聚。”严晏和王生等人拱手,为那些就要离开咸阳城的学子们践行。

说完正事,让人端来各种饭菜,众人好好的吃了一顿,而后走的走,留的留。

严晏等人的计划是先从平民们开始,贵族士大夫什么的都排在最后面,因为他们都觉得那些人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还是先从简单的开始做起。

所以当咸阳城的贵族们在知道王田变法风声的那天就已经把所有田契准备好,然后他们坐在家里面等啊等的,就是不见人登门拜访。

他们都准备好推辞一番的台词,以后就把田契给送出去,可是没有想到,他们台子都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