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经典小说 - 【海贼同人】当你像鸟飞向你的海在线阅读 - 第七章 全知树3

第七章 全知树3

    

第七章 全知树3



    没想到这么快就被人发现,她有些诧异。从通风窗另一端爬进来的女孩保持俯卧位,胳膊下垫着事先丢到前面的头发。

    为了防止自己被比身体还沉的头发拖得往后掉,她把头发堆在有一定深度的通风窗里,柔软光滑的发丝还能减少身体和树窗间的摩擦。

    可能也正因这头扎眼的长发,她才暴露了行踪。女孩并未轻举妄动,而是安静伏低,观察下方情况。庞大树干内的图书馆此刻人头济济,整齐排列的椅子座无虚席。虽然坐满了人,但馆内的空气并未变得喧哗。

    他们有意压低音量小声交谈,维持大体上的安静,既不影响台上人的发言,自己也能随时听清在说什么。

    即使间隔相当远的距离,维护这份安静的默契被准确无误地接收。   讲台上的少女学者没有贸然中断精心准备几个月的汇报,她口齿清晰,侃侃而谈,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满满的自信,令人不由自主被她所吸引。

    随着她的讲述渐入佳境,台下隐隐浮动的低语不知何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集中在发言人身上格外专注的视线。

    起初因演讲者过分年轻的脸而对她的汇报产生轻视,自顾自交流感兴趣话题的听众们相继收起了轻慢的态度,转而认真听她有条不紊地叙述欧帕西西岛上的发现。

    确认她没有暴露自己的意图,趴在通风窗里的女孩立时竖起耳朵专心听下方飘来的清晰而柔亮的女声。

    “通过和《关于古比伦祈雨牲祭仪式的记载》第   56   页第   5   行至   73   页第   14   行的记载:‘距今约三百年时任古比伦文明力克摩尔王朝的统治者认为用更加尊贵的贵血人也就是阿巴利亚神神庙的神仆代替耕作田地的重要劳力——米诺塔诺牛作为祈雨仪式的祭品,无论从经济、宗教还是政治角度出发,都能有效加强对平民和贵族的统治’。还有《克摩尔政治体系架构的设想——神明与王权的融合与争端》第   12   页   66   行至   14   页:‘崇拜掌管生育和子嗣的罗斯耳神的多玛利玛人被克摩尔王朝的当权者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灭绝后,信奉的神明形象和功能被古比伦文化崇拜的阿巴利亚神所吸收,诞生目前最早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位双性神,同一时期由众多神仆管理的神庙发展进入鼎盛阶段——阿巴利亚神神庙同时具备祭祀、商业、妓院、浴场等功能,而作为神明旨意代行者的大祭祀甚至允许拥有一支私人的精锐军队,这极大威胁当时王权的统治地位,有理由推断祈雨牲祭仪式的祭品更换和神权的过分兴旺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妮可·欧尔比雅把相关文献放上大屏,娴熟翻动报告中夹的手稿,粗糙的纸张上除了用炭笔密密麻麻写满的各种数据,还有恶劣天气留下的大块水渍。由于长期频繁的使用,便宜的纸稿边缘已经起毛打卷,一副破破的模样,可她觉得格外亲切。

    “欧帕西西岛东南方向的近海沙地发现留有人类不同部位骸骨的殉葬坑,经过勘探挖掘,总计有三处。两大一小,呈三角形排列。外观均呈近圆,编号α殉葬坑直径三十公分,β坑和Ω坑直径分别为一百五十二公分和一百四十五公分,三圆角形的排列特征与古比伦文明的祭祀习惯相符,可以初步认定是该文明存留的遗迹之一。”

    “在α殉葬坑中,我们发现数十个成年男性头骨,年纪在三十岁到五十岁左右不等,根据较低的牙口磨损程度推断生前物质生活水平较高,死亡原因相同——斩首。”

    “躯干部分被统一放置在β殉葬坑,附属的四肢则在Ω殉葬坑内被发现。”

    投影的电话虫切换影像,人群中发出小小的惊呼。

    半掩在沙土中的骷髅黑洞洞的眼窝射出来自死亡的无声凝视,时隔多年依旧令人毛骨悚然;肋骨从脊柱上脱落,横七竖八地插满殉葬坑底部,像森然的白色草丛;按照未知方式排列的手骨,臂骨和腿骨构成某种古怪符号。

    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屠杀,被选中的身份高贵的祭品献上生命和尸体。

    富有冲击力的一幕幕考验着在场每位观众的心理承受力,已经有学者起身离座,捂嘴急匆匆走向图书馆出口。

    对此她没什么感觉:死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和规律,一种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达成的目的和结果。

    至于通过拿出个人认为最能拿得出手的珍贵代价以此来换取想要的东西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利用手段获取资源的性价比更高。

    名为“妮可·欧尔比雅”的女性学者汇报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精准,详实,客观。在看过的上百本考古书籍中,只有部分研究学者能同时做到这几点。

    她展现出一位专业考古学者应有的素质与涵养,这份优秀和卓越令她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女孩想:“妮可·欧尔比雅”的名字值得被拎出来单独记在一张纸上,还有她取得的学术成果。

    好像真的可以,她摸摸头,原来小黑屋还能这么用。

    女孩感兴趣地伸长脖子,从发言里提取出“欧帕西西岛”,“古比伦文明”,“力克摩尔王朝”等关键词,偏头端详拍摄的现场照片。

    嶙峋的白骨和泥泞的沙土间散落着大小不一的宝石和黄金,产生一种诡谲的视觉冲击。美好神圣的表象并未完全遮掩无情残忍的屠杀,就像这些昂贵的财宝和珍藏也无法彻底迷惑人的心智。幽然反光的表面仿佛还能一窥当时以神之名落下的刀刃是怎样落在人的脖颈上,把人像牲畜一样大卸八块。

    即使是侍奉的神明,也不可能让这帮正值壮年的神仆乖乖就范,毕竟它连自己的性别都做不了主,所以大概率是其他更有威慑的存在。

    欧尔比雅继续道:“我们在坑中发现大量的宝石和黄金,出土的宝石种类十分丰富——根据《维斯帕宝石图鉴百科第三版》能辨认出的品种有绿松石、红宝石、蓝宝石和金绿猫眼石等。它们大多色泽明艳,打磨镶嵌在黄金做成的饰品上,拼成飞鸟或半睁的目形。”

    “这也符合古比伦文明中关于死亡的观念。他们相信,人的身体是临时的落脚点,灵魂是体内寄宿的鸟。当白昼即将过去,黑夜即将来临,生死交接,人的灵魂会从半睁半闭的眼中如飞鸟般离去,投入死亡的怀抱,直至下次生死交接的时刻到来,被黑夜洗涤洁净的灵魂又会重新收拢双翼,落入新生儿第一次张开的眼中。”

    “正是这种‘rou体泯灭,灵魂长存’的生死观,促成古比伦崇尚享乐的风气,碰巧这种富丽繁华的风格也在克摩尔王朝时期发展至顶峰。”

    她面色如常地切换令人发毛的殉葬现场照片,转而展示出土的鼻环、项链和戒指。

    尽管漫长的岁月中,它们被埋在不见天日的深土下,形制损坏,光泽黯淡,然而经过考古人员的发掘和复原,这些象征地位、权势和财力的华美饰品再次绽放出迷人的光芒。

    馆内的空气总算不再那么压抑,有人悄悄松了口气,打起精神继续听。

    “请大家看这对耳环。”

    她放上一张首饰照片,之所以选择这对耳环作为佐证的案例,是因为上面同时出现飞鸟和半睁目的图纹,是非常典型的代表。

    人群中发出小小的惊叹声,像此起彼伏的海浪。

    “这是一对水滴形的镶嵌红蓝宝石的金银耳环。”欧尔比雅说,“起初只是一堆无法分辨种类和用途的黄金碎片和宝石。”

    白银的飞鸟垂下双翼伏在一只纯金的眼睛上,鸟首以一种宁静安详的姿态低垂,搭在阖拢的眼皮上,像结束飞行时光后的小憩。翅膀和尾翼的圆润边缘和下眼睑衔接得浑然一体,共同组成近似水滴的轮廓。

    工匠细致刻出翅膀上每片羽毛的纹理,在飞羽边缘严丝合缝地嵌入数颗打磨抛光的小块红蓝宝石,以极其高超的技巧赋予这对耳环栩栩如生又奢侈华丽的美。

    昂贵的用料加上精妙的技巧,这是无法被复制,只能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假如有海贼在这,没准当场心生觊觎,盘算“邀请”几位去过欧帕西西岛的考古学家“带路”,一探古比伦文明遗留的珍贵宝藏了——可惜这里只有一帮穷得出海都要凑钱租船的学者。

    “在耳环的背面,我们发现一种首尾相连,形似藤蔓的符号。”

    为了便于识别,一串奇异的圆环状纹路被拓印在草纸上,整体线条纤细而富于变化,迂回弯绕地扭缠,不分彼此。

    “和三年前索亚岛奥莱泊妮峡湾的阿巴利亚神神庙出土的祭祀金杖刀上的纹路比对,确定是相同的‘神言’。”

    她顿了顿,忽然想用这首小诗作为本次演讲的结尾。

    “‘不要为死亡痛哭,而要为生命欢笑;不要悼念过去,而要期待未来’。”

    “谢谢大家。”

    台下有一瞬彻底的沉寂,旋即掌声雷动。